從戚哥身上學到的孩子教育經

在年輕時,受過苦難的父母,希望孩子不要經歷和他一樣的苦難,希望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

在年輕時,沒能讀上書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夠知識淵博,讀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無論自己多麼辛苦,一定要供孩子上學,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

每對父母,無論希望什麼,都是疼愛自己的孩子,為自己的孩子好,因為父母的經歷不同,就有了對教育的觀念不同。

從戚哥身上學到的孩子教育經

前段時間,看一綜藝節目,裡面有戚薇一家人,戚薇的教育方式得到了許多的讚揚,很多人都覺得她的教育方式非常好。

我也很欣賞她的教育方式,當然很喜歡她的孩子,覺得挺可愛也挺有主見,小小年紀就有自己的夢想,希望做化妝品。

孩子喜歡她的裙子,她卻說:“這是我的裙子。”

換成其他家長,可能會說:“喜歡,媽媽給你留著,等以後能穿了就給你穿。”

一種是父母的東西是父母的,不是你的;一種是父母的東西也是兒女的,父母都為你留著。

從戚哥身上學到的孩子教育經

“我門家有錢嗎?”

“我有,你沒有。”

這是一對父子的談話,孩子的提問,父親的回答。

我很欣賞這樣的回答,我有錢,卻不是你的,言外之意,你還需要自己為自己的未來打算。

如果換成其他人的答案可能會是:“我家很有錢,以後都是你的。”

這種回答,可能就造成孩子的懶惰與依賴,不懂什麼叫責任與義務,不積極去為自己的人生奮鬥,而是等待父母的給予。

從戚哥身上學到的孩子教育經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張白字,前期主要靠父母為他們抒寫,我們需要給予他們好的生活,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生活。

我們要從小為孩子播下成長的種子,要教會他們什麼叫責任與義務,而不是一味的疼愛,一味的給予。

對孩子最好的愛,不是表達出父母能給予你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