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之首 仙遊 紅木家具

福建仙遊是我國最大的紅木傢俱生產製作產業地,當地政府和行業對外宣傳中自稱為“仙作”,似乎在中國傳統傢俱歷史上三大流派(廣作、蘇作、京作)之外又新立門派,對此行業中不少人士質疑,仙作無歷史傳承,只是當地宣傳炒作產業區而已。

而在近期上海召開的中國傢俱協會傳統傢俱專業委員會的年會中,新當選的主席團主席鄧雪松對多家行業媒體宣佈:經過深入調查和研究發現,歷史上福建的硬木傢俱傳承有序,而且黃花梨的精工重器蔚為壯觀,不僅工藝精湛而且風格統一,仙作其實傳承有序,由來已久。當代的仙作發展繁榮的背後,不是無水之源,而是古仙作血脈的復興與發展。因此,仙作不是炒作,不是臆造,應該為之正本清源

全國之首 仙遊 紅木傢俱

依古仙作原款仿製的黃花梨鑲大理石插屏式座屏風


中國傳統傢俱地域流派的形成,往往需要具備四點要素:第一,文化的高度繁榮;第二,經濟的發展興盛;第三,製作工藝的高度成熟;第四,充裕的木材資源與便捷的運輸。這四點在歷史上的福建、莆仙地區都具備。目前已經研究調查證實,在全世界範圍內收藏明式傢俱的各類收藏機構與收藏家手中的黃花梨傢俱,不少源自於福建地區,而且型制風格多沉雄渾樸,工藝精湛,帶有典型的廟堂禮器風格,與蘇作黃花梨傢俱的文雅俊秀之美完全不同

全國之首 仙遊 紅木傢俱

黃花梨鑲大理石插屏式座屏風局部


回溯源頭,現已查明出處的古仙作傢俱有幾十款,更多傢俱的源流與渠道正在調查考據之中。因此,作為一個有歷史傳承和地域風格的傢俱流派名稱,“仙作”可以名正言順地推廣,並應該認真研究。需要理清的是,正如蘇作不限於蘇州,廣作不限於廣州一樣,仙作在歷史上也不限於仙遊一地,而是括及整個福建地區,正如當代的仙作已經代表了閩南地區的紅木傢俱。

全國之首 仙遊 紅木傢俱

依古仙作原款仿製的黃花梨嵌黃楊高束腰三彎腿香幾


對於古仙作的研究我們已經歷時三年,所有的研究結論都有考證考據和人物走訪調查的支撐,因此仙作不是隻停留在民間傳奇故事的級別,不是虛妄浮躁的炒作。當代仙遊紅木傢俱的行業人,在地域文化底蘊與文化高度上往往缺乏自信,他們應該想到:當代仙作的繁榮怎麼可能是無水之源與無花之果?古仙作的血脈已經默默流淌數百年,潛伏在每一位仙遊從業者的心。

仙作有其底蘊,有它的底氣,從許多留存下來的古仙作老傢俱身上,我們可以完整地看到它自成一派,有著獨特、完整又一脈貫通的風格體系。其中,由馬未都先生髮現的那件“天下第一案”便是個極好的說明。這件大案不僅在用材上非常難得,在款型工藝上更是一件融合了建築等其它門類工藝的作品,極具代表意義,絕對可以說是稀世重器。

全國之首 仙遊 紅木傢俱

黃花梨嵌黃楊高束腰三彎腿香幾局部


此外,另有數十件傳承下來的古仙作傢俱,造型多恢弘大氣,選材用料不吝其精,在這些方面,相比廣作而言也毫不遜色。與簡潔婉約的蘇作相比,這些古仙作傢俱多恢弘大氣,可以說是豪放一路的明式風格。而在雕刻方面,與雕飾富麗的京作相比,它們則結合了當地獨特的高浮雕、透雕、圓雕等技法,且都表現出過硬的雕刻水準。宗祠鼎力,佛教興盛,廟堂之器,是古仙作傢俱最為鮮明的風格特徵。

儒家文化是仙作先導,決定其品韻的莊重雅健

從唐代萌芽,到宋、明大興,莆仙的讀書人在科舉上保持著相當高的參與度和成功率,這在八閩乃至全國都十分罕見。據記載,宋代一朝(960年~1279年)共錄取了4萬名進士,其中約略每40人中,就有一位是莆仙籍的。儒風濃郁、科舉得意,文化的昌盛,為當地傳統傢俱的發展提供了良機。

全國之首 仙遊 紅木傢俱

從文化、經濟到品韻,儒家文化對古仙作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圖為晚清時期的舊式私塾)


眾所周知,古代的科舉也是選官制度,是普通文人的進身之階。伴隨儒風和科舉,莆仙有了一大批文人、官宦群體。這群人有名望、有財富,更有別於常人的生活品味、審美眼光。他們參與傢俱的製作,開啟了當地傢俱的藝術風氣。在這種文化導引下,古仙作傢俱偏於莊重雅健,這別於“蘇作”簡雋纖秀的“才子氣”,也別於“廣作”豪奢富麗的“商賈氣”,而是儒家正統文化積極入世的浩然大氣。

佛教的興盛助推了仙作工藝的進步、成熟

工藝,特別是各種雕刻裝飾工藝的精劣,直接關係著傢俱外在面貌的美醜。在古仙作的歷史上,與這些工藝聯繫最為密切的是當地佛教的興盛。從晚唐開始,莆仙乃至福建一帶,香火旺盛,寺廟林立,素有“佛國”之稱。興建寺廟、雕樑畫棟、塑佛繪像等活動是不可少的,吸引了眾多當地的工匠參與雕刻工作,其技法逐漸成熟,進而衍生出古今相續、沿承不絕的木雕體系。

全國之首 仙遊 紅木傢俱

佛教興盛助推了古仙作工藝,特別是雕刻工藝的發展。(圖為福州鼓山湧泉寺的僧侶)


從佛寺廟宇建築中發揮的技藝,應用到古仙作傢俱,便賦予了其有別於其它“作”的形貌特色。我們發現,許多古仙作傢俱的雕飾多結合了高浮雕、圓雕、透雕等技法,注重立體化的雕刻藝術效果,這與當地寺廟中應用到佛像、樑棟、門楣的木雕技法同出一轍。

航運的發達確保了古仙作的良材供應

莆仙瀕海,南部靠近泉州港,海運十分便捷。明中葉以來,它位於東南的古港也逐漸得到開發,海運通商貿易更加興盛起來,海外的各種奇寶珍玩不斷在這裡彙集、流通。但對傢俱製作者來說,從東南亞、南亞一帶源源不斷輸入的花梨、紫檀等名貴木材才是他們的最愛。這些木材在顛簸的海運中,往往被放到中國帆船底部的大隔艙裡,用來穩定船身,所以也被稱為“壓艙木”。

全國之首 仙遊 紅木傢俱

硬木多產於海外,故古時多需仰賴海運來輸入木料。(圖為晚晴時福建繁忙的海港)


眾多木料的輸入,給了當地工匠更多的用材選料空間來施展手藝,這也是許多古仙作傢俱精於選材、不吝用料的原因,從而為傢俱的造型也添得幾分豪氣。而海運的便利,也造就了莆仙沿海一帶傢俱製作業的發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