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們更應該大膽要廣告費!

解讀自媒體?

有人說自媒體是一個新型的媒體形式,有人說傳統媒體已經過時了,有人說不光傳統媒體過時,新媒體也過時,最終是自媒體的時代。我想談談我眼中的自媒體。

1.自媒體

我們認為,今天的自媒體就是社區裡“影響力內容”的創造者。

什麼叫“影響力內容”?

舉個例子來說明:

今天有一個人參加了一場會議,回去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有自己獨立的見解,給讀者一定的觀點。甚至只是發了一條朋友圈或者一條微博,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這就是自媒體,因為他們在創造能影響到無數個體的有影響力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個體的生活內容。這樣的人和這樣的內容我們認為是自媒體的人和自媒體的內容。

自媒體人到底是媒體還是文人?在我們看來,自媒體人是具體的、真實的人,媒體本身是沒有人設的,只能說可能這是一個有某種態度偏好的媒體,自媒體人的可信度也遠高於那些明星與網紅。


2019年我們更應該大膽要廣告費!


所以我們不能用媒體的眼光看待自媒體人,更不能用文人眼光看自媒體人。自媒體人的思想、看法更加落地,更加貼近於生活。

2.自媒體人如何活?

自媒體現在收入大概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寫稿或者幫別人寫黑稿;第二種,收廣告費;第三種,也是我認為最代表未來的方式是做電商賣貨或者做知識付費。

其實,自媒體活著的辦法很多,今天如果你是一個可信度高,有完整人設的人,並且還在創造有影響力的內容,那麼你想活下去是特別簡單的。

2019年我們更應該大膽要廣告費!


現在和大家講講我們認為生態裡的自媒體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特徵,以及他們如何做生意。

所有在開店、把自媒體做起來的人都是很有才華、且自帶影響力的人,這種影響力不是來源於他們的資源或者地位,而是因為他們的才華,因為他們自身那個完整的、可被信任的人設。

他們關心的是他們身邊的生活,有什麼好玩、好吃的東西,哪個地方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可以去哪裡走一走,有什麼新奇特的產品。

他們的文章都是關於那些小確幸的生活,而不是關於政治、經濟的或者什麼大事。而且這幫人腰桿很硬,不願意受所謂甲方挾持,不願意寫黑稿、接公關文,他們最討厭的人叫“甲方”,不願意和甲方打交道。

他們就認認真真表達自己、服務受眾。

但這樣的人不會做生意。當越來越多人這樣的人到我們這裡來的時候,我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有才華有品位,自帶影響力,為什麼就不能活得更好?

自媒體人站著賺錢的策略及技巧

1.自媒體生態

我們找到優質的供貨商和品牌商,把他們聚集到分銷平臺,由自媒體人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分銷市場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願意推薦的商品做成自己的店鋪,再把店鋪推薦給粉絲。

粉絲購買之後,自媒體人不需要進貨、發貨,而是由背後的供應商發貨,自媒體人只用跟蹤整個過程,就能享受銷售過程中的提成。

2019年我們更應該大膽要廣告費!


整個過程的擔保由我們來,售後服務由我們監督,整個履約過程由背後的供應商做。

這些供應商最早是優質的商家,後來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和職業供貨商開始出現。

慢慢地,這樣的生態就因為自媒體人開始起來了。隨之,越來越多的供貨商過來,越來越多本來開店、全職的商家開始在分銷平臺分銷別人的貨,這個生態慢慢變得越來越大。

2.分銷的兩類供貨商

分銷平臺是一個分銷市場,供貨商做一鍵代發服務,提供整體擔保和售後監督。

這裡有兩類供貨商大家平常可以看見:

一類是商品不多但很精,有服務能力和履約能力的品牌商們。

他們可以入駐到分銷平臺之後聯繫,把樣品寄給或者指定的自媒體人,將商品直接寄給。我們對樣品進行試用和驗收,覺得沒問題之後加入分銷精選。

另一類是有很強組貨能力的供應商。

比如有間全球購、有料等,他們會在海外或者國內發現最優質的貨品,給品牌商以及工廠進行緊密對接,做整個過程的品控和履約過程的監督,甚至於很多履約過程他們都親力親為。

由於這批人商品比較多,有極強的履約能力和商品的品控能力,我們把他們作為推薦供貨商。

2019年我們更應該大膽要廣告費!


所以在分銷市場有兩種貨:

一種是有極強組貨能力、履約能力、品控能力推薦供貨商的貨;另一種是優質品牌商提供的貨,雖然貨不多,但都是精選。

這兩部分商品的整個品控或履約過程的監督都嚴格進行。

我們會給予分銷商不同的等級,賣得越多,就能獲得更低的進貨價和更高的分成,還有分銷拼團等更加高級的產品服務。

3.用才華幫粉絲推薦優質生活方式

分銷平臺是一個線上7×24小時,365天不停歇的在線展覽會,我們把展覽會打得更散,用兩個級別推薦分銷精選等方式,把這些商品通過不同維度展現出來。

並且我們不斷嘗試,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去看每個商家的銷售,包括商家的消費者特點、商品特點,再去匹配分銷市場,給每個商家提供更適合自己銷售的分銷商品。

分銷平臺上線後,越來越多的自媒體人在分銷平臺上幫助粉絲去挑選商品組合、推薦最優質的生活方式。


2019年我們更應該大膽要廣告費!


所以自媒體的電商商家們他們做的事情只有一個,用自己的才華幫他們的粉絲挑選優質的生活方式。

他們所賣的、所推薦的每個東西都是他們腦袋裡認同的或者他們認為最優質、最適合粉絲的那種生活方式。

所以你會看到自媒體的商品推薦文章、文字的情感指數,遠高於一般商家對於商品各種功能維度的冷冰冰的描述。

這是自媒體人銷售商品的時候有極高轉化率和銷售額的重要原因。

這些自媒體人的店鋪看起來和普通店鋪也長得不一樣,他們店鋪的每個商品和專區設計都是一種生活的定義,或者是對生活方式的理解,他們的店鋪是有生活氣息的店鋪。


2019年我們更應該大膽要廣告費!


就連鋼鐵直男自媒體“軍武次位面”的店,也不是呆板地告訴你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玩具,而是告訴你它可以怎麼玩,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這些才是最有靈氣的自媒體店鋪。

因為擁有了店鋪,能夠進行分銷,這群有才華的自媒體人變成了一群有才華的、自帶影響力的自媒體商人。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站著掙錢的商人。

現今,那些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幾乎沒有賣貨的時候是不再挑選自己的思想去推薦的,而他們的影響力會帶來更多的品牌影響力。

他們做的不只賣貨這件事,而是更多的品牌影響力,他們的粉絲也極度喜歡和願意接受這樣的東西。他們不需要寫軟文,不需要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這是很好的正向循環。


2019年我們更應該大膽要廣告費!


自媒體商家成交額,2017年下半年開始基本上呈直線往上走。

我可以肯定,今天整個微信生態上看到自媒體賣東西,打開店鋪,只要那個店鋪是我說的有人味,推薦生活方式,你覺得很好看的,99.9%都是用有贊開的店,超過90%的商品在有贊分銷平臺裡面找的。

自媒體人在整個有贊分銷平臺創造的GMV(GrossMerchandise Volume,一定時間段內成交總額)是很可怕的數據。數據中,15%-20%是自媒體人的收入,幾乎等於純利。

他們不只是站著掙錢的商人,更是站著把錢掙了的土豪。

這樣一群有影響力的人的自身才華和品位,加上社群電商的崛起,最先進的自媒體和最先進的有可信度人設的個人變現方式就出現了:為粉絲推薦最優質的生活方式。

4.廣告費必不可少

當越來越多的品牌商湧過來時,作為一個品牌商要付的不僅僅是分銷之後20%-30%的提成,還要有廣告費。

每銷售出一筆,自媒體分銷者都應該問品牌商要一筆廣告費,而且按照你對於每個人的影響去收廣告費。


2019年我們更應該大膽要廣告費!


因為每個下單的人都是對品牌的極度信任,

如果群發是超過10萬+的自媒體,那篇文章會帶來在天貓、京東,甚至線下店鋪上更大的銷量。

一旦消費者在你的公眾號和店鋪裡看到你在用你的方式給他們推薦這個品牌的商品時,他們一方面會對這個品牌有極度的好感;另一方面會對品牌的定義、功效和價值主張產生真正有深度的理解,這就相當於一個媒體的深度報道文。

2019年大家要大膽地要廣告費。據我所知,2018年上半年大部分品牌商的預算在百度都花不完,再花下去也看不到效果,在媒體上也是如此。

2019年我們更應該大膽要廣告費!


他們只能找自媒體人,嘗試讓自媒體人幫他們寫效果最直接的軟文,直達精準粉絲。他們會拿著銷售預算和市場品牌預算和自媒體人談,這個預算要遠高於賣貨分成的預算。

未來已來,越來越多優秀的自媒體人,將會一邊用自己的才華給粉絲推薦優質的生活方式,一邊為品牌提升品牌價值和銷量,實現多方共贏的正向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