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酒:從玉龍故鄉開始續寫酒的故事

 草原是酒的故鄉,歌的海洋。內蒙古多善飲者,做酒的自然不會少,賣酒的吆喝聲也格外響亮。

酒業如海,百舸爭流。透過歷史的煙雲,“蒙酒”這個看似不起眼的酒廠,正在用紅山文化續寫著古今傳奇......

提起蒙酒,人們不約而同想起創始人——安煒,這個任職於內蒙古蒙酒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內蒙古一省一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內蒙古蒙酒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內蒙古酒類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內蒙古食品商會常務副會長、內蒙古酒類流通協會赤峰工作站站長的後起之秀,有著不平凡的創業經歷。

蒙酒:從玉龍故鄉開始續寫酒的故事

據介紹,內蒙古蒙酒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蒙酒”)位於紅山文化發源地、中華龍的故鄉——內蒙古赤峰市。 蒙酒酒業建在蒙古時期的“神井燒鍋”原址上,選用東北優質高粱、神井地下水,採用傳統工藝和配方,結合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出了優質的原生態蒙酒,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濃郁、綿甜醇厚、尾淨餘長、低而不淡的特點;既有蒙酒歷史的風骨,又有現代科技的精華,實現了企業文化與蒙酒歷史文化的品牌結合。近來,蒙酒又全力打造一省一酒一遊電商平臺,力求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從蒙酒視角看內蒙古白酒市場

當下白酒行業整體呈現名酒復甦、產品升級、擠壓競爭、品牌集中及渠道線上線下融合等特點,面對當前白酒行業現狀。安煒分析認為,當前內蒙古地區整體消費偏低端產品為主,飲用度數也是低度酒為主流市場,香型以清香和濃香為主。整體按照區域劃分可以分為三大板塊:其一、蒙西地區: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集寧、烏海。蒙西地區對本土品牌的認可度非常高,受山西影響消費者對本土品牌忠誠度比較高,只要是內蒙古本土品牌,消費者都能接受,即使新的本土品牌也會選擇嘗一嘗;其二、蒙東地區:赤峰、通遼、海拉爾、烏蘭浩特,蒙東地區靠近東北受東北人的影響,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忠誠度不是很高,屬於一陣風式的白酒消費理念,也就是這段時間大家都喝什麼,自然而然就影響了周圍的人。其三、錫林浩特雖屬於蒙東地區,但是錫盟對草原白的忠誠度是絕對的高,相當於山西人對汾酒的忠誠度一樣。

蒙酒:從玉龍故鄉開始續寫酒的故事

安煒坦言,未來,面對目前白酒市場名酒不斷擴張的形式,本土酒企應該通過通力合作,渠道交叉資源共享,增加市場曝光率,擠佔市場陳列,可以弄一個從內蒙古草原品牌酒陳列組合。同時希望各大酒企聯合起來共同運作,增加內蒙古酒企的凝聚力,資源共享。現在是競合的時代(外省都在陸續成立以省簡稱為集團公司例蘇酒集團、川酒集團、豫酒集團等等),大家應該齊心合力,求同存異,通過合作,也可以成立蒙酒集團,來增加本土市場的佔有率,增加本土消費者的粘性,通過集團化運作,向外省擴張,打造內蒙古草原大品牌,讓更多的人瞭解內蒙古。

新時代的蒙酒戰略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現如今,趨勢大於優勢,很多行業的“龍頭老大”轟然倒下,就是因為固守優勢,跟不上趨勢,被趨勢拍到了沙灘上。蒙酒作為內蒙古本土酒水企業如何加速前行,達到理想彼岸是掌舵人安煒的夢想,也是全體蒙酒人的夢想。

安煒說,蒙酒不僅要做到固守優勢,還要跟上趨勢。2018蒙酒要堅持三步曲原則:適合流通市場以低中端產品為主、開發有內蒙古草原特色的旅遊產品、走私人定製封壇這種中端小眾市場;還需要穩定現有渠道,增加電商平臺的投入力度,增加消費者對蒙酒的關注度,讓消費者可以通過更多的方式來了解蒙酒;在2018年工作重點蒙酒依然堅持品牌建設和市場精耕兩不誤的準則。與此同時,蒙酒針對內蒙古市場主要精力投放在蒙西地區,其他市場採取經銷商、買斷商的方式來經營;同時全力打造電商平臺,力求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特別是全力打造一省一酒電商平臺,以省酒為平臺載體,搭建全國各地酒類、特產、特色旅遊餐飲、特色農副產品為一體的宣傳展示消費的服務平臺。誠邀各省酒品牌聯合起來共建省酒聯盟,共同打造中國地理地域文化標誌酒。以酒為媒,資源共享,抱團取暖,共同發展;以酒會友,異地聯合,線上線下,共同分享。

蒙酒:從玉龍故鄉開始續寫酒的故事

通過一省一酒的平臺把本土產品嫁出去,把外省產品娶進來,實現省酒聯合,資源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打造中國地域地理文化標誌品牌酒,提升各省的省酒品牌,共同組建省酒聯盟,以自己的本土品牌優勢相互帶動聯盟品牌,使得聯盟廠家通過平臺資源組合,在經銷商,渠道,零售終端的資源相互借鑑,在異地宣傳銷售自己的品牌,開發市場空白點,通過平臺的資源把產品賣到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