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 每消滅一個日軍需要消耗多少顆子彈超九成的人不相信!

今天和大家討論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在抗日戰爭中每消滅一個日軍,需要消耗多少顆子彈?

一個看似無厘頭的問題,卻淋漓盡致地反應了部隊的戰鬥效率。

回答好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一道非常簡單的除法。咱先的找出被除數,也就是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我們消耗了多少彈藥。

據由浙江省中國國民黨歷史研究組編寫的《抗戰期間全國各部隊主要械彈損耗數量表》顯示,在1937年7月至1946年1月抗戰期間,中國軍各部隊,累計至少消耗彈藥18.2億餘顆。

抗戰時 每消滅一個日軍需要消耗多少顆子彈超九成的人不相信!

被除數找到了,咱還的找出除數,即抗日戰爭期間我們消滅了多少日軍。這個數據眾說紛紜,不一而足。

時任國民黨軍政部部長陳誠所著的《八年抗戰經過》中有這個數據,“在整個抗戰期間,我國軍民共陳誠斃傷敵人二百餘萬。”

何應欽也曾提供了一個數據,比陳誠的二百餘萬更為精確,數目也更大,他的說法是“日本陸軍傷亡2418528人、後勤部隊傷亡340000人、空軍傷亡4280人。”

抗戰時 每消滅一個日軍需要消耗多少顆子彈超九成的人不相信!

日本厚生省同樣提供過一組數據,“從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軍在中國關內戰死40.46萬人”。

咱們暫且以何應欽提供的數據為準,做一個簡單的除法,得出兩個非常簡單的結論,即“中國軍隊每擊中一個日軍,需要消耗600顆子彈;每擊斃一個日軍,需要消耗子彈3700顆。”

以上的數據我們計算的是全部抗日戰爭的數量,接下來咱們再看一個具體戰鬥,就以常德會戰為例。

抗戰時 每消滅一個日軍需要消耗多少顆子彈超九成的人不相信!

在整個抗日戰爭的歷史中,享有“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常德會戰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抗日戰爭時期大規模的會戰之一,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取得了這次會戰的勝利,不僅遲滯了日軍的進攻,而且擊斃日軍3萬餘人,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

就在這次會戰中,我國消耗步槍、機槍子彈1700餘萬顆,1700萬除以3萬,得出的數據約為560。

也就是說,在我們打的比較好的常德會戰中,每擊斃或擊傷一個日軍,大約需要消耗560多顆子彈。

有一點要注意,常德會戰中我們擊斃日軍3萬餘人,是我們的數據。

如果按日本的說法,則是“減員萬餘”,如果以擊斃敵人一萬人算的話,在這場會戰中每消滅一個敵人,我們則要消耗子彈1700顆。

抗戰時 每消滅一個日軍需要消耗多少顆子彈超九成的人不相信!

不管是哪組數據,乍看之下真是讓人吃驚,我估計會有超過九成的人不相信,但這個數據卻真實地反應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的戰鬥效率。

為什麼會如此?常德會戰結束過後,軍令部部長徐永昌的一份檢討中揭露了部分原因:

一是平時部隊忙於實戰不需要之業務,消耗訓練時間,以致作戰準備不充分;

二是各部隊之射擊教育尚嫌不足,每遇好機不能獲得充分殲敵之效。

徐永昌到底在說什麼?一是部隊務虛多,擠佔了訓練時間;二是部隊的射擊訓練非常不足。

抗戰時 每消滅一個日軍需要消耗多少顆子彈超九成的人不相信!

徐永昌所言不虛,在抗戰爆發前夕中國士兵訓練的時候多是打空槍,就是舉起想來裝樣子那種。

就連裝備最好的中央軍,每人每月也只配發15發子彈用於訓練。

裝備最精良的中央軍每個月才配發15顆子彈以作訓練,其他雜牌軍在訓練中估計連子彈的樣子都沒見過,沒有充分的實彈訓練,又怎能要求戰場上的士兵百發百中?

反觀日本,對於新兵訓練在《步兵操典》中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新兵入伍後每月用於實彈射擊的子彈,步槍不得低於150發,機槍不得低於300發。

在這種嚴格的訓練下,日軍每個中隊都有三分之一的步兵可達到優秀射手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