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聰明,是從不糾纏

每天,我們都有被“煩心事”包圍的可能,倘若長期陷入一種負面情緒之中,自己就會越來越糾結。

其實很多時候,糾纏我們的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的內心。真正聰明的人,擁有從不必要的事上適時抽離的能力。

真正的聰明,是從不糾纏


01

聽過這麼一個故事。

一男子外出買醬油,歸來途中,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便沉迷思考,邊走邊想,不料撞到了電線杆,買好的醬油灑落了一地。

他生氣的對電線杆說:“你為什麼要站到人行道上呢,把我撞倒了不說,還拿去了我的醬油。”

然後悻悻離去。

路人見他一本正經的和電線杆說話,大笑不已,猜測“這人腦子有問題,是個傻子吧?”

正是這個被路人嘲笑的男人,寫出了《哥德巴赫猜想》。

說到這兒相信你猜到了,沒錯,他就是陳景潤。

真正聰明的人,把時間精力和智慧凝聚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上,自然就忽略了身邊的瑣碎。

他可能是生活上的“傻子”,卻是事業上的巨人。

王羲之沉迷讀書,誤將饅頭蘸墨汁吃下,毫無察覺。

牛頓專心做實驗,餓極,隨手將旁邊的懷錶當雞蛋烹煮。

他們傻吧,正是這種傻氣,成就了不凡的人生。

所謂大愚才能藏大智。

大智慧之人,不與庸人較高低,所以常常被人嘲笑傻。殊不知真傻的,恰是動輒嘲笑的人。

真正的聰明,是從不糾纏


02


老子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真聰明的人,並不會輕易顯露其才智,他們不顯擺,所以被人以為傻。

一個人胸懷坦蕩,擁有大格局,通常不會在小事上花費精力,計較得失。

而智慧低下的人,卻喜歡自認為聰慧,在小事上的糾纏不清,錙銖必較。

真正的聰明,是從不糾纏


很多“聰明”的人,總是將目光盯在蠅頭小利上,獲得一些小利益便沾沾自喜,於是習慣性短視中,隨波逐流,忽略真正的機遇。

而一些“很傻”的人,看似有一些損害自身利益的事,最後卻是贏家。

所以,生活中,那些看似“很傻”的人或行為,未盡是真傻,只是你沒有達到人家的格局,沒有長遠的目光罷了。

莎士比亞說過:“愚者自以為聰明,智者則有自知之明。”

真正的聰明,是從不糾纏


04

看到過一句頗為精闢的話:

“大智若愚的人通常不是主動隱藏自己的才智,而是別人的水平看不出來他們的聰明。”

的確,真正聰明的人,有一種看透事物卻不顯山露水的心態,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普通人不一樣。

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在他們看來也許是微末。而且,有智慧的人,往往不會浪費時間向人證明他的聰明。

與其解釋,還不如把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有人說:“只有愚蠢的人才會顯擺他們的小聰明。”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自以為聰明的人,他們賣弄聰明,洋洋得意,目空一切,卻沒有想過小把戲早已經被人看穿,聰明反對聰明誤。

所以說,真正聰明的人,大多看起來很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