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魅力之源來自於公平競爭

  深圳2018年的高考伴隨著磅礴大雨,雨幕間不僅相映著4.76萬名考生自信滿滿的身影,還有背後老師們的旗袍紅衫,家長們的殷切眼神。短短兩天裡,似乎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都為這一場激烈的未來之戰爆發出滿滿的正能量,交警們飛車護航,鄰居們放低音量,互不相識的網民們也不忘在回帖評論的末尾捎上高考順利的祝願。

高考的魅力之源來自於公平競爭

寶安中學考點,交警護送一名考生趕到考場,考生下車向考點奔去

  面對著不斷增加的高考學生和有限的高校資源,人們常常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等詞彙來形容這場激烈的考試,言語間的殘酷性和壓力感一覽無餘。再加上輿論對於不同教育方法的推崇,賦予了高考制度或者和藹可親或者厭惡猙獰的面具,使得公眾難以從考試製度本身去評判高考的價值和意義。

  迴歸高考本身,其以分數高低選拔人才,它的考試內容和選拔流程體現了一種機械性趨勢,或許正是這種機械性造就了高考的公平。這種機械性意味著固定的答案,使考試的結果較少受到批卷老師的個人喜好、閱卷群體略有差異的學識水平的影響,以一種儘量趨近客觀的方式去評判考生過去十數年的教育。有人說,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其他方式可操作性太強了,寒門更難出貴子。“毛坦廠中學取得的驕人成績,不是成功的逆襲,而是成功的順戰”這句話很好。

  年復一年,高考以其公平競爭的魅力引領著莘莘學子,但有部分網友對此不以為然,質疑高考這一制度對於選拔人才和階層流動的可行性,認為“寒門貴子”由於前期教育環境單一,難以適應大學開放性、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進入頂尖高校並不能保持以往的一貫優秀。實際上,我們當下運行的高考制度只是為廣大學子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學子們毋論家庭背景、財力支持等方面因素,均可以從這場競爭中贏得一個獲取更廣闊教育平臺的機會。高考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在於是否真的能為學子提供一個一朝大翻身的契機,而是這個入學門檻背後更多的塑造性和可能性。

  在高考具體考試內容和流程之外,它的公平性還體現在人才選拔和階層流動兩方面。作為一種人才選拔方式,國家能夠藉此從浩瀚的人海中高效選拔出人才,從而培養人才,發揮人才的價值,促進社會經濟等多方面發展。對於社會個體而言,高考制度作為一項階層流動的機制存在,包括具有發展潛力但缺乏財力支撐的寒門學子在內的高考生都能夠通過同一份試題,同一個考試平臺去競爭高校的入取名額,在更高的就學門檻上爭取更多作為人才的資源,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為自己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的舞臺。

  當然,現行高考制度可能還不夠完美,比如說錄取標準不一導致的“高考移民”,再如“一考定終身”與評卷標準不統一的矛盾等等。但社會階層的分化乃至固化向來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現有的高考制度以其相對全面的普適性起到了自身的作用。在沒有更好、更完善、更公平的人才選拔和階層流動機制之前,對於廣大學子而言這是通往公平的正確道路。同時,它不斷完善的努力姿態更讓我們看到了未來教育的勃勃生機。(喜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