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婆婆還是「親生」的嗎?孩子這張白紙家長該怎麼畫?

爸爸一個家,後媽生了個弟弟;媽媽一個家,後爸也生了個弟弟。可"我"的家在哪?

爸爸和媽媽因為多種原因離婚了,都各自成了新家,而"我"卻沒了家。

這樣的婆婆還是“親生”的嗎?孩子這張白紙家長該怎麼畫?

小貝,16歲,黝黑的皮膚襯著那張有些羞澀的臉,敦實的身材透出幾分帥氣,如果你不瞭解他的內心世界,完全不知道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聽了他的故事,真的感到心酸、遺憾。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教育 ,能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嗎?我們真的要打一萬個問號。

小貝的爸爸和媽媽通過自由戀愛結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生下了小貝,那時的小貝是快樂的 。可是好景不長 ,在他3歲的時候爸爸媽媽離婚了,不諳世事的小貝只好跟了獨居的婆婆生活,暗無天日的日子由此開始。

孩子小不懂事、頑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婆婆卻把他當成人看待。米撒了一地,婆婆太心疼米了,把小貝打了一通不說,還叫小貝跪一天不給飯吃;雞蛋打爛了,將雞蛋敷在小貝臉上還不許哭;錢不見了,把小貝趕出家門來懲罰,也怪小貝還小,即使趕出家門呆過一天半天的,肚子餓了還是要回家;小貝喜歡看書,可家裡連書的影子都沒有,說什麼書又不能當飯吃,還不如把買書的錢買點吃的還有用處些。婆婆的理念是,只要我給你飯吃,給你衣穿,就算是對得起你了,別的要求不要"高"了吧!

這樣的教育在小貝的心靈上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不斷的懲戒教育導致小貝的畸形心理不斷膨脹:買回來的米不見了;買回來的雞蛋不翼而飛了;婆婆的衣服時不時都有了洞......這一切的一切,讓沒文化的婆婆實在是沒轍了,為了不讓家裡有"損失",只好想了個笨辦法:當她去上班也好,外出也好,都把小貝攆出家門,讓他在小區玩耍,婆婆好久回來,小貝就好久得點飯吃。

小貝在小區裡也沒有什麼朋友,每次被攆出門外後,就只好在小區裡東站站,西望望,餓著肚子等待婆婆回家。要是婆婆上班,一天都要等好幾個小時,我們可想而知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說那是如何的難熬啊!

人長性子也長,15歲時,小貝正值逆反的青春期,那可不得了了。有一天,後媽有事到他家,不知怎麼,和後媽打起了架,他將後媽的頭抱住,拿拳頭狠狠的打後媽的頭,之後離家出走,在隔壁小區的長板凳上孤獨地呆了一整夜。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說,這樣的孩子能怪孩子嗎? 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在上面畫什麼,完全是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責任。

這樣的婆婆還是“親生”的嗎?孩子這張白紙家長該怎麼畫?

三歲之前,孩子雖小,可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俗話說:"三歲知大,七歲知老",這說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從小開始,孩子從小時養成的習慣、學會的東西會終身不忘,也會終身受益。 三歲之前,要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動作能力、習慣能力、生活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而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只要吃飽穿暖就夠了。

這樣的婆婆還是“親生”的嗎?孩子這張白紙家長該怎麼畫?

人們常說"七八歲狗也嫌",孩子到了七八歲的時候,總是會做一些讓別人討厭的事情,就連狗都不願意親近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

孩子進入了"狗也嫌"的年紀,也就是七八歲的時候,倒是學會了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再用哭鬧解決問題,但也學會了跟大人頂嘴,讓大人無可奈何,當孩子頂嘴時,家長們千萬不要打一頓了事,而應該去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時候孩子所有的叛逆信息都是試圖告訴別人——"我長大了,我有自己的想法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總是喜歡錶達對外界的看法,可是由於心智不成熟,他們往往拿捏不準用詞的輕重,也會因此讓家長陷入尷尬的境地。

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學會跟孩子做朋友,肯定孩子的進步,用"對著幹"來引導孩子,比如當孩子不好好坐著吃飯的時候,你不妨對孩子說:"我敢打賭,不管你長多大都坐不好,而且連一碗飯都吃不進去。"孩子可能會馬上坐直身體吃飯,然後得意地說:"你說錯了吧?"

家長家還要試著轉變心態,做他的朋友,給他自由,應該多理解孩子,多給他們一些寬容,讓他們在一個寬鬆的環境裡快樂成長。

這樣的婆婆還是“親生”的嗎?孩子這張白紙家長該怎麼畫?

孩子十三、十四歲時,做父母的就應該先學會怎樣跟自己十幾歲的孩子溝通,有了良好的溝通才是教育孩子的開始,溝通時不要抱有成見,你若不用有色眼鏡看他,而是認為他生來就是這樣,那麼你的兒子或女兒就會按照已培養起來的行為方式去做,成為你的好孩子。

保持作為家長的地位。家長分為三種類型:放縱型、專制型和權威型。比如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要參加週末聚會,放縱型的家長會說:"好吧,但不要呆得太晚。"放縱型家長要麼對孩子漠不關心,要麼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取悅他們。

而專制型家長的反應則是:"不行。你還太小,不能參加這種活動。"他們把孩子看得死死的,事無鉅細,全由他們說了算。

權威型的家長考慮孩子的意見後,決定:"你知道我們週末的作息安排。我們是十點熄燈,你如果十點前回家,就可以去。"

孩子們一般喜歡權威型家長,這些家長給孩子們以負責任的自由,同時又不超出紀律約束的範圍。他們對孩子的影響比其他兩類家長都大,因為他們不對孩子的每個行動指指戳戳,這樣便突出了重點。 把握重要問題,不要對孩子的每個細枝末節都指手劃腳,這隻能使孩子們反感。

不要盲目責怪孩子,孩子犯了錯,要找根本原因解決問題,多與孩子溝通,瞭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而不是盲目責怪。

建立統一戰線,孩子有時會更喜歡兩位家長中的一位,對孩子的不同態度會導致父母之間的衝突。因此,在處理孩子的某個問題時,你應同你的愛人多商量,決定你們在哪些方面互相讓步,然後,一起向孩子透露你們的決定。

在這裡,希望小貝的婆婆,改變改變自己,與小貝建立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小貝有個溫暖的家庭,讓小貝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