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生存圖鑑:高校圈的「打怪升級」之路

《人類簡史》中說“演化的基礎是差異,而不是平等”。每個個體帶著與眾不同的基因碼出身,在不同的環境中浸潤而後發展出不同的特質。如果將這樣的哲學思考帶入到教育系統來看中國大學的生存和現狀,似乎同樣適用:一所大學從某種特殊的歷史背景或條件下誕生,而後受所處地理環境及資源的影響,最終演繹成今天的形態。之後又被我們貼上特殊的身份標籤,如“985”“211”或“雙一流”等,在中國高校生態系統中亦有一套獨特的生存法則,並且呈現出馬太效應。

雲端上的高校:清北

中國高校生存圖鑑:高校圈的“打怪升級”之路

清華園

身處中國高校的金字塔尖的清華和北大就處於這一梯隊,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雲端上的高校”。

清北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的名字,用不著費勁解釋有什麼優勢和特色,在別人心中就已經有足夠的分量。中國人喜歡論資排輩,清北今天這樣的社會地位的成形,與背景出身等都密不可分。

比如,誕生在戰亂炮火當中,在無數次推動中國前進的運動中總是走在最前面;又如作為國家的靈魂,在物質和精神相對貧瘠的年代,誕生出一大批大師級人物,為國家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清北成長在北京這樣一個風水寶地,先天地理位置優勢為其發展積蓄了力量。但僅優越的出身並不是清北遠強於其他高校的籌碼,近些年清北在各類排名中都表現搶眼,高校競爭中的“馬太效應”也表現的更加明顯。

以較有影響力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為例,2014年榜單中,北大排名45,清華大學排名50;2016年榜單中,北京大學排名42,清華大學排名47;而到2017年,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則已經分別躍居27和30的好成績。無論在教育體系還是人才培養等各方面,清北都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樹立了一面旗幟。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浙大、人大、復旦、交大等

中國高校生存圖鑑:高校圈的“打怪升級”之路

這個圈子的高校通常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老牌名校,浙大、人大、復旦、交大等,永遠屈居於清北之下,但又站在國內大部分高校的上端。

這一梯隊的高校在圈內也享有絕對的地位跟聲譽,雖然常以“綜合類”大學冠名,但總有讓人過目不忘的本領,並表現出與其他高校與眾不同的特質。比如提到新聞或文科類專業,會自然想到復旦人大在這方面優勢突出;提到理工類專業又覺得這是浙大或交大的強項。

身處這一圈子的高校大多有一共性就是,“出身好自己又夠努力”,近些年來越來越注重“內涵式發展”,在教育及人才培養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作風。

比如,浙大竺可楨學院對優秀本科生實施“特別培養”和“精英教育”,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開設相關課程,免費提供辦公場所,對創業項目進行孵化等。而復旦大學則在實現通識教育、大類招生方面步子邁的更堅定紮實,“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大類招生的根本目的不是為招生本身,而是為人才培養服務、為學生服務。”復旦招辦主任潘偉傑說。總之,於這類學校而言,他們往往更有清晰的目標跟定位,關注點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招生層面,而是如何真正辦好大學教育以及培養一流本科人才。

中年危機”陰影籠罩下的高校:山東大學、哈工大、湖南大學等

中國高校生存圖鑑:高校圈的“打怪升級”之路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中國高校競爭將迎來新格局。在以“學科為導向”的戰略思想指導下,一些在地域上缺乏突出優勢的老牌名校開始被“唱衰”,其中以山東大學、哈工大、湖南大學為典型。

山東大學在去年入選一流大學A類高校名單,但在被業內人士看重的“一流學科”數量的競爭中卻只有數學和化學兩個學科入選,被認為位列一流高校中的“末流”;面對同樣尷尬處境的,還有享有“千年學府 百年學府”美譽的湖南大學,本是985一期建設工程,但名單公佈後卻落入“雙一流”建設B類,令人唏噓;而哈工大由於地處黑龍江,受氣候、經濟等各方面因素,在吸引優質生源上因受到影響而被輿論高呼“老大哥”地位不保。不過所謂的遭遇“中年危機”可能也只是外界猜測的假象,2017年學科評估排名中,哈工大工科排名第二,僅次於清華,優勢依舊明顯。

無論如何,即便基礎好的老牌名校,更應時刻保持危機意識,以免一不小心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路上淪為陪跑。

被地理位置耽誤的高校:蘭大、西北農大

中國高校生存圖鑑:高校圈的“打怪升級”之路

這梯隊高校其實也屬強校系列,但由於地理位置原因或發展滯後或被忽視,比如蘭州大學和西北農林大學。

蘭州大學應該屬於被地理位置耽誤最嚴重的大學,儘管屬於“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但位於甘肅蘭州位置偏遠,近年來面臨“如何招收穩定生源”和“防止優秀師資隊伍流失”的雙重風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被調侃為最低調的985院校,受名字及地域的影響,一直處在名校梯隊裡的邊緣位置。事實上,西農作為全國農林水學科最為齊備的高等農業院校,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工程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等6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之列,絕對稱的上是我國高等農業院校的“實力擔當”。

不過,即便未來通過自身發展或政策支持保證了發展的下限,但先天區域劣勢最終將影響這類高校的發展上限。

“佛系”系列高校

中國高校生存圖鑑:高校圈的“打怪升級”之路

這一系列高校相對比較“佛系”,身上沒有任何諸如“雙一流”“985”“211”之類的身份標籤,目前仍處於滿足招生需求的最低級階段,高壓之下並未表現出任何強有力的競爭力,處於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格局當中的最劣勢地位。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中國高校生態系統亦有特定的生存法則,尤其雙一流戰略必然引起高校格局大洗牌,加劇高校競爭,渾水摸魚最終必然遭遇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