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在如今,手機閱讀幾乎完全

取代了紙質書刊閱讀

除了要用書本的學生外

恐怕再難有人整日看紙質版的書籍報紙了

不論是火車站和汽車站之間

還是戶部山與回龍窩附近

在徐州,還有許多報刊亭的存在

假如再過某個不知名的時間後

這塊城市心口的硃砂被抹去

誰還會記得她?

最後一個記得她的人

把她忘記的時候

那個時候,她才真的消失了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趙雷 - 趙小雷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咚”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丟下一枚1元硬幣,拿了份彭城晚報匆匆離去。

六十多歲的報刊亭老闆坐在一大堆雜誌報紙裡,手一伸不到一秒鐘快速地收好錢,好像一切都沒發生。

倆人之間什麼話都沒說,這一來一回的動作卻十分默契。

因為這個簡單的動作,一天要重複200多次,而每天這樣的日子他已經經歷了20年。

但是這些習慣,最近幾年他很少做了……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1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在城市的街頭,書報亭的數量,正在一間一間的銳減。4月15日,最後一間東方書報亭,在上海淮海路悄悄關上了門。

我們也曾是某份雜誌的粉絲,在某個固定的日子,焦急的等著這份雜誌的來臨。然而,現在它們消失了,很多人甚至都已經把它們忘了……

在徐州呢?徐州還有多少報刊亭的存在?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6月下旬的一個傍晚,從雲龍湖方向吹來的晚風,有一絲涼意。建國西路大潤發旁的報刊亭老闆胖哥正在逗著他的烏龜。胖哥看起來三十多歲的樣子,旁邊的小男孩應該是他的兒子。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少年坐在報刊亭旁,一邊喝著飲料,一邊看著新來的漫畫。這專注的樣子,好像周圍嘈雜的環境都與他無關。少年也會看著遠方,若有所思。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看到這裡,就想起了兒時的自己,那時候也是每天跑到報刊亭看看有沒有新雜誌來了。記得當時年紀小,看不懂什麼深度好文章,每次一到就翻開《讀者》的第34頁,因為每一期的第34頁都是笑話。一個笑話足夠我笑小半天,然後記在心裡,回去講給同學聽。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報刊亭旁邊,用幾塊碎石頭壓著的今天的報紙,今天的《往事與舊聞》寫了魯迅先生的故事。這些報紙其實主要目的並不是售賣,大部分是因為有一些老客戶會過來看幾眼。手機信息的普及,讓報紙的傳播速度落後一些了……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建國西路大潤發前 胖哥報刊亭

在雜誌攤的角落裡,我看到了風油精、少林噴腳淨、彩票……架子下面胖哥還售賣烏龜,“小的一隻10塊錢,這個烏龜很好養的”胖哥說。

胖哥年齡不大,在我的印象裡,報刊亭都是老大爺老阿姨在經營,很少有這麼年輕的主人,至於原因,我們也沒有過問。只要這個報刊亭還存在就好了。

很多事情,我們不需要知道原因。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報刊亭前的幾個老太太,慢悠悠地打著牌。與那男孩一樣,沉浸在他們的世界。

歲月美好,突然希望時間停止在此刻。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2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很多報刊廳已經不賣雜誌和報紙了,只是象徵性地掛上幾份報紙和雜誌,而是開始售賣飲料、小零食。

雲龍湖公園南門的這個報刊廳,顯得格外冷清。在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法桐樹下,安靜地存在著。報刊亭裡的東西很少,旁邊坐著兩位阿姨,不知道是不是主人。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雲龍公園南門報刊亭

大概是因為在雲龍山腳下,附近沒有娛樂商場等場所,所以顯得格外冷清。而它的對面,就是報業傳媒集團。大概很少有人在這裡駐足吧。它就想一位不會花言巧語的貨郎,就在那裡靜靜地等待需要的人前來。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雖然冷清,但我相信,這個報停也一定是一群人曾經的寶貴回憶。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菸廠報刊亭

菸廠,三院的斜對面。每次路過這裡,感覺就是一個字:堵。

這裡來往的人很多,守候著這個報刊亭的人是一位看起來很健朗的老人。我們路過的時候,老人正和一位老友閒聊。後面的柵欄上掛了幾份報紙。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沒有打擾他們,輕輕用手機拍了一張模糊的照片。夏天夜晚,似乎變得很漫長,足夠用來回憶過往。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民主路報刊亭

這個報刊亭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突然想吃辣條,準備在這裡買一包辣條就著這充滿浪漫氣息的晚風吃。以為沒有人在,走近的時候,老大爺正翹著二郎腿看手機。見到我過來,笑著說要買什麼,樣子很像彌勒。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我說要吃辣條。

他說,小姑娘,這麼好看吃什麼辣條,吃辣條對身體不好。

我不自覺的笑了。這老爺子真可愛。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大概是這家報刊亭夾雜在樹人中學、三中、民主路小學以及創意68中間,所以生意很好。

他家的貨品和雜誌也是我見過最多的。《意林》、《花火》等等,一切都在。

能想象得到,或許在剛剛,幾個放學的學生嘰嘰喳喳跑來看漫畫有沒有更新。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環城路報刊亭

平時很少走過這裡,無意間看到。報刊亭主人在廳內,外面一個躺椅上,一位大姐悠哉悠哉地看著手機。

似乎每一個報刊亭旁邊都會有座椅一類,以供休息。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讀報,那就把這裡當成休息的驛站吧,一盞茶,一份報紙,就算是看你喜歡的抖音也好。

3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我覺得,每一位堅持守候著報刊亭的人,都像是一位時間的匠人。

人需要的是,有心靈支撐的均衡模式,真誠有效的生活方式,精神與靈性有追求。

“像一群思鄉的鶴鳥,日夜飛向他們的山巢,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讓我全部的生命,啟程回到她的家鄉。”泰戈爾的詩句幾近說清全部。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此圖來源網絡

四五平米的空間,畫地為牢。

“我是最後一個知道《最小說》停刊了的嗎?”

記得當時年紀小,喜歡買連載的小說來看,《花火》、《最小說》等都是人人熟知的。時隔多年依稀記得被郭敬明支配眼淚的恐懼......

不和老闆攀談一番,還不知《最小說》在2016年12月出版了最後一刊,結束了他11年的生涯,大概我們這一帶人的青春,也快要結束了吧。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滿街匆忙的腳步,專注於手機上微信、app、抖音等海量的碎片信息衝擊,3分鐘就能透支耐心。

賣麵包、耳機、腳氣藥、自拍神器……你永遠想不到現在的報亭都在賣些什麼。在這快速更迭的世界,它們最終,活成一個時代潦草的註腳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戶部山報刊亭

在19點24分時已經關門,或許更早。

摺頁門上斑斑駁駁,經歷了很多風霜。門口的兩把木椅像守門人一樣,安詳地守候在這裡,與周圍的行樹相得益彰。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回籠窩報刊亭

老闆也是早早下班回家,依舊留下兩把木椅。門口的紅色對聯,保存嶄新,這件事情突然讓我心裡有很大的安慰,像是一種穩紮的存在。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在抖音快手不斷霸屏的時代,我們沉迷著短短几十秒鐘不斷切換的新事物給我們帶來的刺激和新鮮。

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看一會紙質雜誌報紙了?即使有時候買回家,也無法沉下心看完。

逐漸冷清的報刊亭,就像不知不覺失去耐心來讀一段文字的我們。我們麻木這種失去,直到有一天從繁忙中逃脫,從刺激中抽離才發現,慢下來品味生活美妙的能力不見了。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一天只能賣出兩三份報紙,是報亭眼下的現狀。成了報亭點綴的,還有雜誌。幾本《讀者》在一堆小商品中執著地刷存在感,像無法跟一個報亭的黃金時代告別。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此圖來源網絡

還好,徐州的報刊亭都還在,即使生意冷清。

親愛的在屏幕前看到這篇推文的你,如果可以,請放下手機,去臨近的報刊亭買一份雜誌或者報紙吧,也或者,去翻一翻兒時喜歡的雜誌,看看還在嗎?

徐州心口的一抹硃砂:報刊亭都消失,你是否會懷念它?

希望徐州的報刊亭,不會消失。

那時候,街上不賣玫瑰花,一枚茶葉蛋,已經夠浪漫。

清晨出發去火車站,豆漿油條攤子都是熱氣騰騰的,面對遲來的公交,很多人會選擇在報亭買一份報紙來看,以便打發漫長的候車時間……

後記

屏幕另一頭的你,關於報刊亭,你想說些什麼呢?

你還記得買的第一本雜誌是什麼嗎?

歡迎與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