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發行70年展:觀衆現場爭相「抱金磚」,重25斤價值350萬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河北石家莊成立,第一套人民幣正式發行。為紀念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暨人民幣發行70週年,“中國名片——人民幣發行70週年紀念展”,於8月28日,在河北博物院拉開帷幕。此次展覽將持續到9月2日。

作為新中國第一個解放的大城市、人民銀行和第一張人民幣的誕生地,石家莊在中國金融貨幣史上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值此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暨人民幣發行70週年之際,讓人民幣回到“家鄉”傳播貨幣文化,重溫70年光輝歷程,令人鼓舞,意義深遠。

本次展覽共分十大板塊,展出珍貴展品500餘件,涵蓋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五套人民幣、普通紀念幣、紀念鈔、貴金屬紀念幣,以及打擊防範假幣、人民幣發行與流通、人民幣跨境流動等方面的內容。

展覽以實物和圖片為主,兼具文獻、音頻、視頻、互動體驗等形式,向社會公眾生動地展示了人民幣印製的精湛技藝、發展傳承和獨特魅力。圖為展覽上,有一個“人”字形的展示品,裡面裝有不同面值的硬幣,被生動地稱為“硬幣火鍋”,吸引很多小朋友駐足參觀。

在展覽上的一玻璃展櫃中,陳列著一塊重12.5公斤的標準金錠。

展覽現場,還設有一個“抱金磚”的互動環節,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觀眾們就能零距離觸摸這塊重達12.5公斤的標準金錠。據工作人員介紹,按照當日的金價計算,這塊標準金錠價值約350萬元人民幣。

這塊標準金錠重達12.5公斤,現場一位成年男性觀眾挑戰單手舉“金磚”,僅連續舉起了10次。

在展覽現場,“抱金磚”互動環節受到熱捧,觀眾們紛紛前來體驗,不少觀眾笑著說:抱多久也不嫌沉!

70年跌宕,70年成長。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華文化與歷史傳承的載體,人民幣正伴隨著中國的鏗鏘腳步走向世界,以獨特的方式見證並記錄著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諸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和巨大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