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弗洛姆說過:“在一切愛的關係中,自由最重要。”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旺寶已經快十個月了,活動能力大大提升,家裡到處爬,弄得衣服邋里邋遢,很喜歡翻抽屜,刨出東西到處扔,還喜歡玩水,pia pia pia地玩得停不下來,搞得衛生間地上和衣服溼漉漉,喜歡撕餐巾紙,自己抓飯吃,也弄得桌子地上到處是碎屑、飯渣.......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這樣的“搗蛋”旺寶簡直要把潔癖奶奶整爆炸,奶奶最常說的口頭禪就是“

不要動啦,我的小祖宗”、“老實點,聽話”、“那個不要吃的啦”....然後把旺寶抱離他的“遊樂場”或者奪走他手裡嘴裡的“小寶貝”,另一方面奶奶也是心疼,怕旺寶衣服溼了著涼,怕到處爬磕著碰著,雖然我們理解,但並不贊同。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媽媽爸爸在家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大部分時間到處都可以爬,我們會看護周全,抽屜可以翻,翻出來的”戰利品“媽媽告訴你是什麼東西,喜歡玩水沒問題,弄溼了地板可以擦,弄溼的衣服可以換,寶寶沒那麼容易著涼,喜歡塞進嘴巴的東西,媽媽給你洗乾淨,吃飯也可以隨便抓,吃進去的是本事,吃剩的交給爸爸吃,掉地上的爸爸收拾......總之我們不怕事前排查多事,不怕事後收拾麻煩。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嬰幼兒時期,滿足認知探索慾望,建立安全感和幸福感,發展自由意志和能力感比立規矩要重要的得多,所以我和爸爸都是放羊派,對這個階段幾乎沒有規矩。

❶滿足探索需求

寶寶需要探索,他們需要擴張自己的領地,提升自己的本事,即便是搗蛋的本事,探究世界是他們的天性,我們提供處處是約束和限制的環境,但又要求他們認識事物、掌握本領,寶寶做不到啊 。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❷保護幸福感

當內心的呼喚與父母的意志衝突時,寶寶會在困惑中內耗成長能量,父母的過度限制會降低寶寶的幸福感,“我想認識瞭解世界都不讓我做,我怎麼能快樂?”而

幸福感絕對是人生最最最寶貴的生命營養,一個精神被壓抑的人,沒有感知幸福能力的人,即便人生成就斐然,也一定是個可憐人。

❸增強能力感

事事安排好,處處設限制,剝奪能力感是培養奴性、自卑寶寶的好方法,只有讓寶寶在寬鬆的環境裡獲得尊重,展現能力才能增強自信,尊重他們的選擇,在不觸及危險和道德的情況下,小到選擇今天穿的衣服,大到未來選擇自己的職業,他們應該逐步培養為自己做決定,對自己負責任的能力。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❹發展自由意志

寶寶要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獨立個體,自由是基本的人權,他們不是被我們豢養,並等待馴化的馬戲團猴子,他們有表達自己需求,滿足自己意志的權利,一個自由意志被嚴苛家法扼殺的孩子如何用寬容和變通的方法面對世界呢?

❺自由是自律的基礎

他律的孩子長期被監管,對自由渴望強烈,一旦脫離監管就會加倍彌補自己,根本沒有自律生長的空間,蒙臺梭利也說:紀律必須通過自由而獲得。沒有體驗過自由的人,很難發展出穩定持久的自覺。

❻建立親密感

幾乎所有良好的關係都沒有太多的教條和瑣碎的管制,無論對伴侶還是孩子,允許他們遵從自己的意願行事,不因為他們做的不夠好而苛責,才能建立親密的溝通基礎。尤其寶寶更是“勢利”,誰給他更多自由,就跟誰親,這並不是一味討好溺愛,而是共情的基礎,一個總是對你板臉責罵的人說的就是規矩,而不是道理。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思維極端者估計已經等著噴我了,“怎麼能不管呢,這不就是溺愛嗎?太不負責了”,但是我想強調的是,正如《嬰兒的大腦規則》作者約翰·梅迪納博士所言,“從來沒有什麼溺愛,只有用錯了方法的愛”,我願意相信大部分父母一定是對孩子有著毫無保留的愛的,但是愛不是一頭熱就行,治癒疾病的不是醫生對病人的愛,而是過硬的醫術,教育也如一樣。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自由從來不是不管,不意味著縱容所有不良行為,但是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線之上,幾乎可以允許孩子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不要擔心他闖些小禍或者做得不夠到位,更無須因為他的無心之過而責備他。

自由不是無條件地滿足,這會阻礙寶寶自我發展,比如寶寶哇一聲就急著抱哄,就可能剝奪了孩子發展自我安撫的能力。

自由不是控制別人,自由的寶寶有主見,但是要讓寶寶明白自由是平等,就像我們不控制他的自由,他也一樣不能控制別人的自由。

自由不是隻是理解就夠了,對寶寶的情緒,共情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更重要的任務是給予恰當地引導。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嚴苛的規矩是被包裝的暴力,本質一樣是冷酷無情,英國教育家A.S.尼爾認為:“嚴酷的家庭法則就是對健全心智的閹割,甚至是對生命本身的閹割。一個屈從的孩子不會長成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因手淫而被懲罰的孩子,將來也得不到高度的性快感。”

我們反對過於繁複的規矩,把無關緊要的生活細節定在框框裡,壓抑寶寶天性,寶寶要麼拒接合作、情緒失控,要麼恪守規則,無法變通,演變為強迫症、偏執狂,或者逆反冷漠。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我需要的不是一個聽話懂規矩的孩子,而是希望他長成一個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情感充實內心豐富,自律寬容有愛的自己。我不需要別人誇獎我的孩子多麼懂事聽話,他不是我身上的裝飾。放下了他要滿足別人期待的偏執,我更願意接納真實的他,而我堅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對世界沒有惡意,隨著年齡增長,那些小問題自然能變成良好的習慣和得體的行為。

而父母對自己有規則,孩子自然會耳濡目染,內化的規則是言傳身教,不是定出來、寫出來、罵出來的,如果有家規,也應該是全家共同制定的,包括讓孩子參與,家規也是共同遵守的,而不是單一指向限定孩子。

把家規定的比合同還要細並不是本事,告訴孩子世界運行的法則,向他示範,想辦法讓他愉快接受,這才足見父母的水平,家風是自然形成的,比家規更高級。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培養一個有原則的孩子勝過一個守規矩的孩子,美國著名教師雷夫認為:“如果要我們的孩子達到相同的境界,就要在教導他們瞭解規則之餘把眼光放遠,不受教室牆上的班規所限。人的一生中有時並無規則可循,更重要的是,有時規則根本就是錯的。”

孩子想要伸手去抓魚缸裡的魚,告訴他不許抓小魚不如教育他尊重生命,要溫柔撫觸,愛與規則並不矛盾。

寶寶走幾步就要抱抱,不如讓他給我們帶路,蒙臺梭利說,小孩子其實是很喜歡走路的,只不過他們的走路是以走路為目的的純粹的走路,而不像成人是為了趕到某地去才走路,只要成人放慢腳步,沒有明確的目的,跟在孩子的後面,孩子可以走很遠很遠,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料。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一個有原則而敢於突破規則的孩子才能激發出寶貴的創造潛力,一個從小在有原則但是充分自由的環境成長的孩子,更容易成為一個自律的成人。

最後還是要強調,孩子該有孩子的模樣,我們不要用大人的眼光看待他們此刻的發展,回想下我們童年的搗蛋事,不過是現在飯桌上的趣味談資,甚至美好回憶罷了,完全沒必要上綱上線搞批鬥。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旺妞

分享一首海桑的小詩

《一個小小孩》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乾乾淨淨

衣帽整齊,如果他規規矩矩

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開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見再見你好

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

這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小孩,應該是滿地亂滾

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的

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應該長時間玩著毫無目的的遊戲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自由而有原則,敢於突破規則:這樣培養的“熊孩子”也能很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