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工和公務員,誰更幸福

快遞工和公務員,誰更幸福

 家長們很多都以為教育部長說了“學生減負”問題後,一切都可以正常化了,從此,便能高枕無憂,自己解放了,過一種該幹嘛就幹嘛的甜蜜生活。

其實,在學生沉重的負擔中,許多的心理負擔來自於父母,來自於他們有形、無形中給予的壓力,不少的家長,尤其是女家長,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批評指責,例如:“作業做了沒有?”、“你今天的表現好不好?”、“快期末考試了,你要認真點”、“哎呀,你那死人頭老爸又跑哪去了,你給我好好讀書,別丟人,我去買菜回來做飯,別學那個死人頭”等等。

父親一般回家不會罵和嘮嘮叨叨,他們一般分幾種人,對孩子期望值高的就會說:“你給我聽好了,今年你要爭取進入全班的前5名,憑我家的基因,你是完全可以的”,發表完指令後,他就去幹他的事,或是玩手機去了。對孩子作業多表示心疼的就會說:“有什麼不懂的,爸爸教你,爸爸不懂的幫你上網查。”於是,就彎下腰瞅瞅正在做作業的孩子;有的父親就是甩手掌櫃,回家就說:“老婆,飯煮好了嗎?今晚我有約,和朋友打幾圈。”老婆說:“你不要吵了,孩子要複習,做作業。”他就說:“嘿,天鵝肉也是吃,饅頭也是吃,讀書好,讀書不好,最後還不是靠一雙手謀生活,不要期望過高。”

孩子在旁邊聽了,他就會發現家裡的一切事情都與他有關,一切的爭吵,辯論,家庭平安與否,所有的焦點,都在圍繞著他。於是,大多數孩子表面沒什麼,心裡的壓力、負重一天天加劇,心理一天天扭曲,他感到生活在一個壓力罐裡,隨時都會被分數和考試的導火索點燃,引起爆炸。這種恐懼,在很多孩子的心裡深處都埋藏著,所以他們一有獎狀就會拿回家,並把它貼在牆上,企望換來父母的笑臉。

人與人之間,智力的差距是極小的。魯迅就覺得閏土小的時候很聰明,閏土也覺得魯迅很聰明。我們小區有一個快樂的快遞員,每天樂呵呵地在小區、街道送快遞,一天可以送200件,春節可以送300件左右,每件平均1.7元,算下來工資也不低了,因為這是純收入。滿臉倦意的公務員見到他,覺得快遞員很幸福,且沒有什麼壓力。反過來 ,快遞員心想,我們天天開一輛三輪車,送快遞,計件算錢,力不到不為財,還是那些手拿一個公文包,滿臉莊嚴的公務員壓力小,他們才幸福。 當這個例子一放到所有的家長面前,要他們評價這兩人誰幸福,誰的壓力小,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會毫不猶豫地認為快遞工不幸福,壓力大,公務員幸福有保障,壓力小。所以,家長無形中把學習的壓力,就業的壓力,工種的壓力,推向孩子,力量是巨大的,有時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生活彷彿沒有什麼意義。

不要一看見孩子分數高就蓮花臉,一看見分數低就包公臉;不要被神童的宣傳忽悠;不要相信不打不成材的鬼話;不要整天嘮嘮叨叨像個神婆一樣。我們的目標應該更明確一點,培養的孩子要陽光一點,要懂得規矩,有分寸,講道德修養,有良知,有愛心,培養了這種人,才是最聰明的家長。這種孩子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最優秀的人,才會贏在路途和終點。

快遞工和公務員,誰更幸福

減負,家長的責任是很大的,要改一改我們的習慣,不要總是老師的分數家長的臉,“孩子的學校是家族的榮耀”。那是世俗的觀念,要知道新時代要求每個人都要醒悟,不能嘴上喊著,做法還是老一套。

家長為孩子減負,是有許多辦法的,從開啟到覺悟,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不必擔憂,你要儘快去考察,分析孩子是適應“視覺”引導的,還是“聽覺”引導或“動作引導”的,你儘可能“三種引導”都嘗試,訓練孩子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從講故事,講道理開始,並在活動中玩樂中加入知識,這是一種很好的辦法,不要過早訓練抽象思維。

別以為減負都是老師的事。聰明的家長從不這樣認為,誠望我們的家長都做一個走向聰明的人,從作業的數量型走向質量型,從而“頓悟”,走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