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作為一隻通信汪,小棗君曾經無數次被追問以下問題……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小棗君每次都要不厭其煩地解釋……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久而久之,越描越黑……乾脆不解釋了……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沒辦法,通信這個行業實在太坑爹……充滿了世人的誤解……

別說外行人,有時候就連我們自己人,都說不清楚它……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今天,為了以正視聽,小棗君決定,鄭重地給大家介紹一下——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什麼是通信?

北郵版《通信原理》教材的第一句話是——

通信乃是互通信息。

沒錯,簡單八個字,足以說明通信的本質。

通信的終極目標,就是讓世界的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進行信息的互通。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所有服務於這個龐大目標的事業,都可以歸為通信事業。移動通信、光纖通信、微波通信、衛星通信、計算機通信,全部都屬於通信的一部分。

不過,正因為它如此龐大,所以學習的過程極其痛苦……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通信工程本科需要學習的課程

我們通信行業,也稱為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行業,雖然都是“T”,但是顯然名氣不如IT。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既然幹不過,不如在一起。這幾年,我們和IT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幾乎已經合體,開始統稱為ICT行業

IT那邊,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多說了。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繼續說CT。

CT(通信行業),通常分為有線通信

無線通信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我分別來介紹。

在介紹之前,先給大家做個科普:

通信通常分為三個等級——電信級、企業級、民用級。

不同的級別,可靠性、運算速度等各方面性能指標要求肯定是不一樣的(電信級要求最高,民用級最低)。

越牛逼的廠家,做的級別就越高。

舉個例子,小米和華為,都做路由器。小米的那個,只能在民用市場(家庭和個人用戶)。華為除了民用市場之外,也做企業級(幾千幾萬人大公司)和電信級(電信機房裡那種)。就路由器這個產品來說,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對手。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機房裡的電信級路由器

以前,華為這種通信設備商企業不在乎民用電子消費品市場,後來,它發現個人消費者市場這個蛋糕也很大,才開始做這塊業務。手機產品線,就是這樣。

作為通信行業人士,我們所說的通信,主要指的電信級和企業級市場。民用級裡面的手機、民用路由器、智能穿戴設備等,通常歸類於消費電子產品,算作IT類。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消費電子產品(IT類)

無線通信

回到我們的話題。

CT包括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無線通信”通常包括以下類別: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移動終端:

包括手機、平板電腦(Pad)等消費電子產品,剛才說了,一般歸為IT類。

還有無線通訊模塊,例如GPRS模塊,物聯網模塊等,這些還是屬於通信類。

研發、製造、維修這類通訊終端的,都叫“終端工程師”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物聯網通訊模塊

無線接入網:

什麼是接入網?負責把終端(例如手機)“接入”到通信網絡裡面來的,就是“接入網”。

什麼東西能把手機連到通信網絡裡? 對了,就是基站。負責基站安裝調測的工程師,就是“基站工程師”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基站工程師

如果需要把一個區域用無線信號覆蓋好(不留死角,不留盲區),那麼,基站的位置、數量、天線的朝向等都需要精密計算,這個工作有一群專門的人來負責,叫“網絡規劃優化工程師”(簡稱“網規網優工程師”)。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網優工程師

整個無線通信系統中,其實只有

手機到基站這一段是無線的,所以基站工程師才是真正嚴格意義上的“無線工程師”。(衛星和微波不算?別急,往下看。)

核心網:

電信機房裡面,那些負責通信數據的處理和交換的設備,就是核心網設備。負責開通維護核心網設備的人,就是“核心網工程師”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核心網工程師

因為有線通信也有核心網,所以為了區分,無線通信裡面的核心網工程師,也叫“無線(移動)核心網工程師”。有線核心網那邊,通常叫做:“有線(固網)核心網工程師”或簡稱“固網工程師”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承載網:

基站收到手機的數據之後,會發給電信機房。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如上圖所示,基站與核心網之間,核心網與核心網之間,都要傳輸數據。所有這之間的數據傳輸,都是通過承載網設備

負責承載網設備的人,叫

“承載網工程師”,也經常叫做“傳輸工程師”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傳輸工程師

機房傳輸數據,主要使用線纜介質(例如同軸電纜、網線、光纖)。線纜介質,一般是用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等設備,屬於數通(數據通信)設備,這類崗位,叫“數通工程師”

除了線纜介質之外,有的偏遠地區,也會使用微波技術或通信衛星傳輸數據。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這些“圓鼓”,就是微波天線設備

所以,搞微波的“微波工程師”和搞衛星通信的“衛星傳輸工程師”,都屬於“承載網工程師(傳輸工程師)”

(注意:衛星通信只是衛星N多應用中的一種。)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業務產品:

在核心網裡面,還有很多功能性的產品,為了實現某一特定功能業務而存在,例如短信、彩鈴、智能網(預付費電話用的)。這些產品就叫做業務產品

。它們有時候算核心網產品,有時候單獨就叫業務產品。

負責開通調測這些產品的人,叫做“業務產品工程師”

綜上所述,無線通信的工程師類別如下: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有線通信

接下來說有線。

其實,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是差不多的

一樣是終端、接入網、承載網(傳送網)、核心網、業務產品。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有線(固網)終端部分:

大家都知道的是固定電話。除此之外,還有行業終端(銀行的ATM機、視頻會議電話系統的視頻電話機),還有某種具體業務的終端(IPTV的機頂盒)。

固網終端現在主要是指行業專用終端,大企業用,所以算通信多一點,不算IT。

注:固定電話是很落後的東西,它屬於PSTN(公共交換電話網絡),PSTN被NGN軟交換替換掉,NGN軟交換要被IMS替換掉。

接入網部分:

有線的接入網,主要是指從骨幹網絡到用戶終端的所有設備。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大家應該都記得,以前是通過電話線撥號上網(56K的Modem貓),後來是通過ADSL上網(2M),現在到處都光纖入戶了,是通過PON上網。 因為光纖最快,所以以後都會是光纖。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有線接入網工程師

承載網:

有線的承載網其實和無線差不多,或者說,無線的承載網其實就是來自於有線的承載網。承載網通常屬於有線產品線。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再來一張,承載網工程師

業務產品:

有線通信這邊,也有業務產品,例如IPTV系統等。也是叫業務產品工程師。業務產品也通常屬於有線產品線。

固網核心網:

有線通信的核心網,一般特指NGN軟交換這些,剛才說過,就不多說了。

其實無線通信和有線通信,主要就是接入方式業務類型的不同,在承載傳輸上,大部分是一樣的。

再補充幾個常見崗位:

通信項目,尤其是海外通信項目,一般都是Turn-Key項目(交鑰匙項目)。設備商要從零開始,從一個空房子到最後完成所有工作,直接把建好的機房和網絡交給客戶運營商。所以,會涉及到基礎建設(土建)。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工程督導”,就是負責通信工程的建設實施,指導和監督工程隊按照設計圖紙完成施工。有點類似於“高級監工”吧,工程施工的工作還是很辛苦的。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工程督導”也按工種區分。例如“微波督導”,就是負責微波設備的安裝;

“無線督導”,就是負責基站設備的安裝施工。

“運維”:設備調試交付之後,處於運行階段,就需要人進行維護,查看運行狀態,及時處理隱患,解決問題。這類看似簡單的工作,就是“運維工程師”來做。相比於企業級的運維,電信級運維責任更巨大,壓力也就更大,工作非常辛苦。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運維工程師……

基站和機房的設備,都是用電的,所以要有電源。機房為了應對停電,還需要配備電池。負責電源電池設備的工程師,叫“能源工程師”(因為屬於配套產品,也叫“配套產品工程師”)。

好了,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的常見職位,基本就是上述這些。

結 語

因為IT和CT的相互滲透、融合,華為和中興這樣的傳統電信設備商在應對IT企業挑戰的同時,也在積極反擊。他們都有云計算和IT產品的產品線(例如中興的雲T產品線)。

雲計算主要包括:服務器、存儲、數據中心(IDC)、雲終端、雲桌面等。負責這一部分的工程師,其實就是IT工程師無異了。

正如小棗君在文章開頭所說的,IT和CT一定是加速融合的,以後不會再有純粹的通信行業(CT)的概念。甚至遲早有一天,不再有純粹的“通信企業”。

好啦!通過本文,大家一定對“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什麼的”有所瞭解了吧?

以後再有人問你這個問題,請用本文砸死他,不要客氣!!!

秋招在即,“通信工程師”到底是幹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