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家山東國企混改前夜

97家山东国企混改前夜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濟南報道 在儒商大會2018推介會上,山東省委省政府一口氣把97家國有企業,推向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臺。

9月29日下午,山東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王清憲在山東省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資本對接會上為下一步的國企改革“定調”,他說:“我們山東在這個時候,必須堅決地拿出國有企業來,必須要推進混改,這也是在常委會上幾次討論的國企改革問題。”

篩選出來的97家國有企業,資產並不劣質,王清憲說:“這97家國有企業,都是比較好的,不是半死不活的企業。”

在他看來,混改需要關注非自然壟斷行業,也就是競爭性行業。山東省委省政府已經意識到競爭性領域混改的前景。不過,基於現有國有資本的體量,如果推進混改,不是要虛晃一槍,而要痛下決心,在山東上下形成統一共識。

王清憲提醒道,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是手段,“合”才是目的。下一步,山東省將以此為契機推動混改,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力爭破除制約山東發展的難點、痛點,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經濟觀察網記者從現場瞭解到,該省委省政府已經成立了制度創新領導組。王清憲身為該組組長,正在帶頭研究“如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及研究“如何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他提出疑問,如今還有哪些制度,不符合充分發揮市場配製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是什麼,阻礙了市場機制的作用?

混改的趨勢已定,那麼,地方政府會在下一步的混改中扮演什麼角色?

王清憲對此的解讀是,凡是市場能夠發揮作用的,一律交給市場,這是該省制度創新的原則。不要一說管,就全部甩手給政府管。即使混改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也要分析是因為市場機制不完善導致的問題,還是市場機制失靈導致的問題。如果是市場機制不完善,政府就應該用政府的力量推動完善、發育市場機制,而不是替代市場機制。

換句話說,如果問題發生在市場失靈的領域,政府便要堅決保證其市場權益。王清憲表示,目前,該省正在聯合企業共同研究制度創新,試圖本著市場化原則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

據悉,山東省是中國第一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實驗區,該省國有控股企業已經超過兩萬家,居全國第三。營業收入超過兩萬億元,利潤總額超過了1200億元。

2017年,山東省已經研究制訂了《省委省政府關於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十條意見》,旨在持續引進高端資本、優秀人才等優質要素和戰略合作伙伴,推動國有資本聚焦、聚力市場企業,培育國內有影響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