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秋膘」就是多吃肉嗎?

天氣轉涼,身邊很多人都開始嚷嚷“貼秋膘”。不少人都認為“貼秋膘”就是多吃肉,比如有些家庭在立秋的時候要吃餃子、紅燜肉、白切肉等肉菜,就是為了“貼秋膘”。那麼,“貼秋膘”真的應該多吃肉嗎?秋季應該怎樣正確“貼秋膘”呢?


“貼秋膘”就是多吃肉嗎?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3年8月7日,在山東濱州市博興縣一家肉食店,顧客正在選購肉食“貼秋膘”。(陳彬/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對於“貼秋膘”是否意味著多吃肉這個問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營養師張凡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貼秋膘”不等於只增加肉類、脂肪等的攝入,而是要結合自身營養狀況,吃得健康。中醫認為秋天比較“燥”,不宜多吃肥膩的肉類、油炸食品,以免“上火”和消化不良。

那麼,秋天應該如何正確“貼秋膘”呢?

《齊魯晚報》報道,“貼秋膘”其實並不是要大家多吃高脂肪、高熱量的東西,而是調理脾胃,以清補為主。脾胃和氣血生化有關,脾胃健康,正氣就充足。同時,也為冬季進補、養生保健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說來,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循序漸進。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夏季過後,人們多有消化功能減弱的現象,初秋若大量食補,會驟然加重胃腸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狀。因此,“貼秋膘”要循序漸進,給胃腸一個調整適應期。可以先補充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如魚、蛋、豆製品等。

第二,要因人而異。據齊魯網報道,山東省蓬萊市中醫醫院中醫醫師王斌說:“溼熱體質,痰溼重的人,以及脾胃虛寒,胃火旺盛的人,不適合“貼秋膘”。因為本身消化能力較弱,進補反而難受,對於體重偏低的一些人,可以適當‘貼秋膘’,比如吃些營養價值高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 ”

第三,要注意潤“燥”。《健康報》介紹,秋季以“燥”為主題,天氣漸漸轉涼,變得乾燥而多風,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多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第四,進補不可偏食。中國經濟網介紹,雖然名為“貼膘”,但蔬菜瓜果雜糧的攝入亦不能少,比如葡萄、薏米、蓮子、蓮藕、南瓜、百合等。

總之,“貼秋膘”講究營養均衡,合理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從而達到增強機體抵抗力的效果。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