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注意力被收割賤賣了

我們的注意力被收割賤賣了

你有這樣的困惑嗎?

每天都感覺很累,即是工作不忙,沒做什麼,好像也沒有一刻清閒。

我們的注意力被收割賤賣了

事實上確實沒閒著,手機時刻不離手,佔據了所有碎片時間。

你將玩手機和上網閒逛當作休息嗎?

娛樂不等於休息。

大腦在面對海量信息時,不停做選擇。

點開哪篇文章?

在朋友圈回覆哪條留言?

購買哪件衣服?

瀏覽、思考、比較、權衡、糾結都在不斷消耗我們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這兩件東西是寶貴的稀缺資源,用在這裡就不能用在那裡。

我們的注意力被收割賤賣了

1、我們的注意力被收割了

聰明的商人制造各種方式爭鬥資源,互聯網上充斥著大量的免費信息,無用信息,虛假信息。我們還沾沾自喜的認為佔了免費媒體、免費網站的便宜,其實自己寶貴的注意力正被這些低價值信息消耗掉。

價值低內容的出品成本低,它們像生產線上的產品一樣按標準操作流程批量生產。媒體的本性就是收割你的注意力,全世界的媒體都一樣。

我們的注意力被收割賤賣了

有本書《The Information Diet》(信息食譜)中談到美國在線(AOL)批量生產新聞的方法。

  • 他們的核心是BlogSmith系統,用來監控搜索、分析關鍵詞、找到人們感興趣的話題。

  • BlogSmith生成好題目(機器標題黨)發送給在家工作的寫手,這些寫手公司不用給他們買醫療保險和任何福利。

  • 每個寫手每天寫5-10篇命題作文,最好的老手25分鐘就能完成一篇內容,包括:調研、寫作、配圖、編輯排版、上線。

如此生產出來的內容非常廉價,但又足夠吸引你點擊,系統再記錄用戶行為分析出同類或相關的內容繼續推薦給你,不知不覺任中就把時間消耗在無用的信息中,媒體則收割了這些寶貴的注意力,把它們賣給商家。

2、注意力是一種可以販賣的產品

早在1833年,中國的道光年間,紐約就創辦了一份不賺錢的報紙《紐約太陽報》,當時一份報紙定價6美分,這份報只賣1美分,連印刷成本都不夠。創辦者本傑明. 戴把公告欄裡的信息變成廣告,打造了現代傳媒廣告業。

讀者都是他的產品,商家才是他的客戶。這就是注意力商人。

我們的注意力被收割賤賣了

所以現今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其實並不先進,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了(會不會這個本傑明.戴是穿越回去的)。

我們的注意力都被當成商品賣掉了。

3、注意力的寶貴价值

每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時間就那麼多,注意力就那麼多。你把注意力用在這兒就不能用在哪兒,它既不能被保存也不能被關閉。

你覺得別人一天有48小時的原因其實是他比你會保護自己的注意力,把有限的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例如工作、讀書、寫字、健身,這些可以積累並不斷增值的事情上。

短期看來你們差別不大,無非興趣愛好不同。比如:

他愛跑步、你愛看劇。

他愛學英文、你愛網購。

他愛圖書、你愛看頭條新聞。

日積月累彼此在認知、能力、學識、外表都會拉開差距。

我們的注意力被收割賤賣了

這麼說不是矯情和陰謀論,科技時代社會發展太快速,不能清醒思考把握自我很容易被主流丟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超出想象,科學家對腦科學、天體物理學、量子力學的研究越來越驚人。未來我們還是自己的主宰嗎?

超市購物貨架的擺放運用了心理學,網購大數據分析比你自己還了解你。你看到什麼?買什麼?喜歡什麼?是媒體和數據的引導誘惑,還是真實的自己?你的選擇真的是你想選擇的嗎?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幸運的是我們有許多選擇,麻煩的是選擇太多耗費大量時間精力。

不刻意管理注意力會讓你有疲勞的失控感,不能集中精力做一件完整的事,總是半途而廢。

覺得每天都很忙碌又不知道忙些什麼。

選擇困難,吃什麼?穿什麼?去哪玩?買哪種牙膏?都要分析對比,然後悔恨花費太多時間而產生挫敗感和疲勞感。最後去朋友圈看看別人的選擇,拿來主義去了。

4、你開始保護注意力了嗎?

李笑來老師總結說大部分人注意力投放在3個方面:

1、莫名其妙地湊熱鬧

2、心急火燎地隨大流

3、操碎了別人的心肝

好精闢,想想曾經的自己竟然全中,幸好早已意識到並在保護注意力上做了很多嘗試。

保護注意力通過刻意的方法來提醒自己:

  • 區分休息和娛樂。看視頻、玩遊戲、網購併不是休息,它會讓你更加疲憊。選擇和朋友見面聊天,小睡10分鐘,跑步健身才是正確的休息方式。

  • 刻意放下手機。刪減APP、取關公眾號、禁用推送、減少群聊、固定時間刷朋友圈

  • 精簡生活用品。同類型的東西不買多種、經常對自己的物品斷舍離、網購只買基本生活用品

  • 減少網購時間。不屯貨,只採購現在需要的而不是可能用得到的、買的少但要精、衣服儘量不網購

  • 注意力用在有累積效應的事情上。讀書、健身、升級認知、交朋友等等

  • 建立目標感。給自己設定目標,把目標分解成階段實施計劃,馬上行動隨時評估。

— END —

@依然七月,和你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關鍵詞:美食|簡約生活|瘦身|終身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