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他想拜師修仙,老師在信中說他沒有靈根,突然,老師跌倒在門外

故事:他想拜師修仙,老師在信中說他沒有靈根,突然,老師跌倒在門外

雲夢山間,霧氣縈繞,山民常道山間有神仙居住,但確無有緣人遇見.常有樵夫迷失其中,三五天後方能脫困而出.

雲夢屯中,四季草堂內,一群頑童正在花圃中鬥天牛取樂;草堂私塾上,先生正在打瞌睡.徐凡摸了摸鼻子,盯著樹枝上一隻天牛,正欲爬上樹枝捕捉,卻驚奇地發現天空中有幾道光練劃過天際,直墜雲夢山間。徐凡常聽父母和兄長談起過山中仙人的故事,在他心中頓時生起了無限嚮往,徐凡從小就立志想學習仙法,但他從未宣揚。今天看到仙人飛過長空,他莫不做聲,仍舊地爬上樹梢,捕捉天牛,繼續與小夥伴們玩耍。

遊戲良久,徐凡收拾好物品,準備放學回家,卻發現老學究已經不在堂上。徐凡好奇心頓起,於是繞開草堂,走向先生的書房。漸近書房,徐凡從虛掩的門縫中驚訝地發現,三柄飛劍中環繞張先生快速飛行,底上落有幾隻飛蠅,細看處,飛蠅翅膀已被飛劍削落。

“既然來了,就進來吧”,房內張先生話音頓起。

徐凡激動地推門而進,“咕咚”一聲跪倒,“張先生,您收我為徒吧,我想跟隨您學習仙道!”

“仙道!”張先生自嘲般道:“仙道?!寂寞,大道坎坷,幾人能達!我也只是粗窺門庭。”“你想學,明天再來此處吧”。

“是!是!先生!”。徐凡激動地掩門退出。轉身回家。

回到家中,徐凡晚飯後,興奮地睡不著,躺在床上,盼望著天亮。天將放亮,徐凡朦朦朧朧中,一個機靈站了起來,急匆匆地洗漱完畢,直奔四季草堂而去。

不一會,徐凡就來到草堂,草堂門扉虛掩,裡面燈光閃爍,但是張先生卻不在草堂。徐凡摸了摸鼻子,深深地吸了口氣,壯了壯膽色,推開木門,輕輕走進草堂。草堂上,張先生的書桌上,有一書信壓在燭臺下。徐凡伸手取出信,展開觀看,不禁流流滿面。

書信中,簡簡單單幾行字,張先生道出自己僅僅是普通的修仙者,來雲夢山僅僅是避禍,但是仇家已經發現他的行蹤,他必須要再次離開,所以和徐凡無緣,而且張先生又道,徐凡靈根平庸,並不適合修煉仙道,所以張先生勸徐凡放棄修仙,繼續學習,追求功名之道。

“靈根平庸!”“靈根是什麼!?”徐凡內心疑竇大起。雖然張仙師已經離去,但是徐凡可以肯定,自己是可以修煉仙道的,只是天賦偏低,但是張仙師已經離去,他要去哪裡尋找自己的仙緣。徐凡正在躊躇之間,忽然門外咕咚一聲,好象有人跌倒在門外。

徐凡趕緊放下書信,快步走到門外,發現有人趴在地上,月光下,依稀正是張先生。

“張先生!您怎麼了!”

“快,快扶我進去!”張先生吃力地說道。

進到房內,張先生從身上取出兩張符來,一張貼在傷口上,鮮血立刻止住,一張貼在氣海丹田處,隱隱發出熒光。

張先生看著徐凡,眼光閃爍不定,稍過片刻,他眼睛中有決絕之色。其實在片刻之間,徐凡已經在鬼門關上走上了幾趟了。

“徐凡,我修仙之道就盡於此了,不久我將兵解,我的仇家已經為我所殺,但我也重傷,已經無法治癒,我的一些衣缽,就贈送給你吧,也算我們的一些緣分,以後你自己能在修煉仙道的路上走多遠,就看你的緣分吧!”

話盡於此,張先生就此長眠。徐凡接過張先生的布袋,輕輕將張先生放在地上。在草堂深處,刨出一深坑,將張先生葬在草堂院內,也不敢聲張,叩了幾個頭後,掩上院門,就匆匆回到家中。

一連幾日,徐凡也不敢打開布袋,只是將布袋子塞在床底下,也不敢和父母家人說起。只是聽到村中村民議論,私塾的張先生被殺在草堂裡,屍體在草堂深處找到,但家中並無財物丟失,想來是仇家上門,殺死在家中。村民們紛紛不讓加中的孩子出門,並由村長報了官。但官家也不願意來查此時,一個窮酸書生,沒有家眷苦主,又身無多少油水,於是草草結案,再無人來問訊。

時間一天天過去,草堂兇案已經很少有人提起,村中有花了銀子,從外面聘來新的先生,繼續教村中的孩子們讀書認字。

轉眼半年過去了,這一日,徐凡這才敢偷偷打開張先生的布袋。裡面東西不多,一本泛黃的古書,上面寫有<>三個字,另有三柄短劍,寒光閃閃,傍邊還有青色的石塊五枚,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除此之外,再無他物。

徐凡打開《長青功》,“天地萬物,無形之氣,交融匯聚,吸納吞吐,採陰陽,聚混沌,成天地,築長青......。”徐凡看過總綱,到也感覺似懂非懂,細細揣摩,到也有幾分明白。於是,他到依葫蘆畫瓢,暗暗練習起來。

就這樣,每日徐凡早起,在僻靜山間修煉幾個時辰,上學功課也不耽誤,一些晦澀難懂的文字,他選擇性地請教先生,然後自己感悟,不知不覺又是半年過去。

徐凡明顯感覺自己的精神很好,也不是特別容易飢餓,記憶力明顯上升,基本上可以做到過目不忘,身體素質也明顯有所提升,以前上山,常常感覺吃力,現在,一路小跑上山,卻氣不喘,臉不紅,心不跳。徐凡自知這是練習《長青功》的好處,便越加歡喜,練習起來更是勤奮。

徐凡的家人和私塾裡的先生只當徐凡勤學功課,因為每次考究,徐凡總是名列前茅,所以長輩們也不來打攪他,徐凡自然樂的如此。

這日清晨,徐凡早早來到自己常去的山澗旁坐定,正要開始練習《長青功》,忽然發現,三柄短劍上有青光閃爍,徐凡拿起其中一柄小劍,頓時感覺到,隱隱到有一絲的聯繫。徐帆掌心裡有一絲力道升騰,沁入掌中小劍,小劍頓時流光溢彩,寒光逼人。徐帆想起,在《長青功》書後記載有幾中術,其中有篇《縱物術》,正是操縱物體的法術。

徐帆心中有了計較,決定即日起來,就開始學習《縱物術》.這縱物術的練習,特別耗費精神和心力,徐凡集中精神,努力控制體內真氣,集中精神,影響手中小劍,卻絲毫沒有動靜。徐凡到也不棄餒。收起小劍,專用一根折斷的小樹枝,繼續練習起來。

五天了,一點動靜也沒,徐凡也不焦急,一邊煉氣,一邊練習縱物術。熟悉心法與技巧。忽然,徐凡臉上青氣初現,四周樹木逐漸枯黃,四周有青氣升騰,彷彿嵐霧,不一會空中居然有一顆綠色水滴凝聚。徐凡心中一喜,書中有記載,這是一品小成之兆,且這凝聚的綠木珠對修煉長青功有助益。

徐凡右手一招,那翠綠的綠木珠便緩緩飛向他,徐凡口一張,就把綠木珠吸入腹中,不一會,徐凡練化了綠木珠,讓草朩精華得以吸收,自覺《長青功》隱隱有突破之象,徐凡當即立斷,再運《長青功》,九轉周天,長青功居然一品有成。徐凡大喜,當即穩固境界。過了許久,徐凡境界穩固,自覺神清氣爽,確是感覺身體舒暢。徐凡又重修縱物術,這次再無隔閡,樹枝上下飛舞,隨心所欲。徐凡又增加一根木棍,雖也能勉強操縱,只是感覺氣血凝滯不暢,徐凡知道,這是長青功修練不深的緣故。

徐凡不是急功盡利之人,修練講究心境,雖然他年紀不大,到也知道修練不能操之過急。徐凡隨即起身,下山去了。

徐凡離家不遠,發現有輛馬車停在家門前,徐凡中疑惑,不知道是誰來訪。他默不做聲,走進家中,看到父親正與多年不見的三叔相聊勝歡,母親一旁坐陪,小妹伺茶一側。徐凡趕緊上前見禮。

“凡兒回來了,免禮,趕緊讓三叔看看!”徐凡三叔可是這雲夢屯的知名人士,早年他不喜耕種務農,也不愛讀書寫字,平日裡只是打熬筋骨,後來離開雲夢屯外出闖蕩,更是拜師習得武功,成為青州鐵旗門的舵主,風光一時。

“我這次來,一是來省親祭祖,二是來問問,凡兒你可願意隨我去鐵旗門。”不待徐凡詢問,性格直爽的三叔就把此行目的講了出來。

原來,鐵旗門每三年選取內堂入門弟子一次,門中長老、堂主和舵主都可推薦,三叔思量自己無子女,而徐凡大哥二哥年紀己長,其他堂侄也不適合,所以就想推薦徐凡去鐵旗門考內堂弟子。徐凡上過私塾,識文斷字,考到內堂,傳了長老衣缽,自然是風光無限,再不濟,也能成為外堂弟子,最後少不了和自己一樣,成為舵主,到也是一方諸侯,逍遙快活,好過在這小小云夢屯蹉跎一生。

大家聽明三叔來意,都感這主意不錯,父母也詢問徐凡意見。徐凡有自己思量,自己己修練《長青功》,並有一品小成,這雲夢屯自然是太小了,他也想去外面見識下。思索已定,徐凡欣然答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