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导读:郊野公园,是处于一座城市景观地域的郊区范围内,涵盖于都市旅游圈之中,拥有原始或次生的良好自然环境与景观,能为动植物提供栖息之地,并可供城市居民及外地旅客开展各种接触大自然活动的特定区域。在郊野公园,除了单纯性的游览赏景外,还可进行包括散步、登山、游泳、骑行等户外运动;或如露营、烧烤、野餐等形式的休闲活动;以及了解地方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品尝地道特色美食的主题活动等,因此兼具观光旅游、休闲休憩、环境保护与科普教育等功能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渴求&城市空间良性发展的需求

英国:最早提出“郊野公园”概念

源于美国的国家公园概念,英国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根据乡村法《Countryside Act1968》建立了最早的郊野公园。

香港:我国郊野公园的起源地

香港在殖民地时期跟随英国划分了多个郊野公园,并在1976年颁布《郊野公园条例》,使得香港郊野公园发展成为不同于国家公园的一种独立成熟的公园体系。即郊野公园是为了使市民在邻近市区的地方享受到郊野的康乐和教育设施,而无需深入广大的国家公园。

国内:发达都市圈和城市群开始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香港郊野公园规划成功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城市纷纷开始规划和建设郊野公园,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大都市。

郊野公园概念特征

概念:郊野公园(Country Parks)是给游人享受郊游乐趣的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国内外郊野公园概念对比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 分类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 特征

自然生境而非人工绿地。自然/古朴/野趣是郊野公园的基本特征。它包括山林坡地、河湖水岸、沼泽湿地和良好的林地植被等多种保留较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人为干扰程度低,具有多样性的生物物种资源,可发挥积极的生态运行机制和作用。保护重于建设。郊野公园兼具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征。与城市公园相比,郊野公园不进行开发建设,而重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动植物的庇护场所并设立必要和有限的服务设施,供市民休闲、健身和亲近大自然。可达性好。位于城市边缘的远近郊区,距离中心城区两小时车程之内,也就是大约80公里范围之内。英国65%的郊野公园位于城市边缘,同时大部分郊野公园位于交通主干道和高速公路附近。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与城郊旅游的关系与城郊旅游的关系:郊野公园位于都市旅游环带内,可分布在2、3、4圈层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与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化带、环城游憩带的关系: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出发,郊野公园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郊野公园位于城市绿化带内;从旅游角度出发,郊野公园位于环城游憩带内。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与其他绿地类型的比较:

>郊野公园重在自然野趣,城市公园以人工绿地和人工娱乐为特征;

>森林公园以森林景观为特征;

>湿地公园以湿地景观为特征;>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重在保护珍稀资源,因而客源也不同。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 郊野公园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郊野公园一城市”空间模式主要分为:

包围式、网络式、外环式、嵌合式

每个城市由于具体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选择建构不同的郊野公园模式,引导城市从简单结构向复合空间模式发展,减少城市扩张的盲目性。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他山之石:香港西贡郊野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 香港西贡郊野公园

位于西贡半岛,是香港最大的郊野公园。以北潭路为界划分为西贡西郊野公园(旧区和湾仔扩建部分)和西贡东郊野公园。占地7600公顷,面积占到西贡区60%。设有4个郊野公园管理站,负责发展设施、管理以及扑灭山火。游客中心在北潭涌。西贡东郊野公园拥有香港储水量最大的水库—万宜水库,为市民的淡水水源地。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 北潭涌游客中心三大功能

图片展览介绍西贡自然环境、乡村发展、万宜水库供水计划和郊野公园的特色。视听室放映简短录映带,介绍郊野公园及保护大自然的概念。提供资料提供有关西贡各郊野公园的设施和活动的资料。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 香港西贡西郊野公园(旧区和湾仔扩建部分)

旧区:海岸公园、古村落为吸引,配套游客中心和烧烤点。

烧烤、观光、垂钓、露营,并有8条研习径或郊游径。海下湾海岸公园可以观看超过120多种珊瑚鱼类。

湾仔扩建:郊游路径、营地为吸引。

两处营地(湾仔南、西营地)深受欢迎,设有淋浴公厕;有绕半岛一周,共2km长的越野单车径和自然教育径。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 香港西贡东郊野公园

香港拥有最多海湾的郊野公园:成立于1978年, 面积4494公顷。古村和宗教建筑为吸引,配套多条郊游路径。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咸田围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赤径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黄石码头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 特色酒店与旅行服务

如心南湾海景酒店和如心艾朗酒店两家地质公园酒店自2010年起成为香港地质公园的合作伙伴,酒店大堂及部分选定客房以地质主题装饰,大堂及指定房间的电视频道播放地质公园短片。酒店亦供应特别设计的地质公园菜单,以助宣传地质保育和地质公园导赏团。

另外还有两家地质公园酒店推出「荔枝窝秘境之旅」、「西贡万宜地质步道之旅」等套装行程,「荔枝窝秘境之旅」特色包括在酒店的地质主题客房留宿、品尝地质美食及游览具300多年历史的传统客家村落荔枝窝;「西贡万宜地质步道之旅」则安排游客前往古代的破火山口及近距离欣赏六角形岩柱。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 主题活动

「西贡玩味 3.3」是着力推广西贡区及其景点和郊野公园旅游重点的大型活动,同时设置了展示地区传统艺术、小食及客家歌曲等文化特色的摊位,安排年轻人表演精彩的现代舞,为中外游客呈现西贡多姿多彩的文化面貌。

结语

现代城市的景观背后,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绿色资源。郊野公园并非纯粹为供城市居民休息游玩而人工规划构建的普通公园或公共绿地,而是可以结合自然景观、地质地貌、生态环境、地域文化与历史等范畴,通过城市近远郊旅游、环境保育、科普教育等渠道,为城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城市旅游升级,促进城市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十面霾伏”下的都市绿肺:郊野公园

光正房地产/华美天下运营品牌:
以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产品投资者为主要合作伙伴。合作范围包括:旅游产品提炼及升级、旅游主题梳理、运营系统建立及优化、战略投资、引入旅游类知名品牌、旅游发展策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