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轉稅」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常會發聲:適當降低社保費率

“社保轉稅”一石激起千層浪,實施細則還未出臺,卻引得各方憂心忡忡,9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則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會議明確,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不增加企業負擔。目前全國養老金結餘較多,可確保按時足額髮放。據專家測算,社保費率會存在大幅下調空間。

“社保转税”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常会发声:适当降低社保费率

國常會透露適當降低社保費

從2019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為此,不少沒有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個人和單位擔心,明年社保負擔將會加重。甚至有機構預測,在徵管體制改革後,企業與個人將補繳共計近2萬億元。

在這樣的情況下,建議進一步降低社保費率,以對沖增加的社保繳費負擔的呼聲不斷。

眾望所歸。9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落實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的配套措施,為廣大群眾減負;同時又提出,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

“大家擔心的影響看起來很嚴重,但這都是基於上限的估計,也就是假設稅務部門按照全員全額100%嚴格徵收的情況下會產生的影響。未來社保費越來越嚴格會加重企業負擔。但我想政府在減稅大背景下,應該也會逐步降低法定的社保費率來對沖,降低稅負。”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馬光榮表示,一方面通過嚴格徵管加稅負,另一方面通過降低費率來減稅負,最終做到企業稅負中長期不會大幅度上升。預計短期之內企業負擔會大一些,因為社保費負擔加重,而企業降工資不太可能,這樣企業用工成本會上升。但中長期來看,如果社保費負擔還是這麼重,將會導致企業外流,進入本國勞動力需求下降-工資下降的循環過程。

把名義費率降下來,才能確保企業負擔不變。馬光榮做了一個測算,如果100%嚴格徵管,就不用定這麼高的名義稅率。可以把官方名義稅率降1/3,比如養老保險費率從現在的28%降到20%左右基本就夠用了。最後的理想狀態是,嚴徵管低稅率同時寬稅基,因為稅率降低了以後,企業和員工繳納的積極性也會上升。

“從國際背景來看,2008年金融危機後,很多國家減稅政策也集中體現在降低社保費率方面,尤其一些歐洲國家面臨高人力成本的問題,年輕人的失業率也比較高,據統計在OECD(經合組織)國家中,有14個國家在金融危機後大幅下調了社保繳費率。現在我國名義繳費率這麼高,未來應有大幅下調空間。”馬光榮表示。

有望再降兩個百分點

2015年以來,中國先後降低或者階段性降低了社會保險費率4次,總體的社保費率從41%降到37.25%,累計減少企業成本約3150億元。

在今年4月份,人社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從2018年5月1日起,繼續繼續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以養老保險為例,基金累計結餘可支付月數高於9個月的省份,可階段性執行19%的單位繳費比例至2019年4月30日。

然而,這降低的一個百分點,很快就被“社保稅管”的政策亂了陣腳。

過去,個稅和社保由稅務和社保兩個部門分別徵收,單位在向社保部門申報社保繳費基數時,私下搞點小動作是很常見的,“低繳”甚至成了業界公開的秘密。也就是說,雖然每個人的工資條上,每月都會被扣掉一部分社保費用,但很多企業並未按照員工的實際收入進行繳費,大都是按照當地社會保險繳費標準的下限進行繳費。

然而,稅務部門對於工資總額的計算有著一套極其精準和嚴格的統計方法,工資的計算口徑按照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構成的規定》執行,用人單位和個人想要偷稅漏稅是很困難的事情。如果由稅務部門收取社保費用,用人單位申報後,稅務機關依據繳費文件的規定,自動生成參保單位及個人的繳費基數,企業虛報社保繳費基數的現象有望會被杜絕,同時,個人的社保繳費額度也將會得到提高。

根據51社保發布的《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來看,大多數企業都沒有按照員工的實際收入繳納社會保險費。根據2017年的報告顯示,由於成本過高,社保繳納基數合規的企業比例僅為24.1%。很明顯,社保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繳後,超過七成企業或受影響。

為此,政策發佈後,便有不少專家學者建議進一步降低社保費率,以對沖社保繳費負擔會增加的情況。

而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目前全國養老金累計結餘較多,可以確保按時足額髮放,在社保徵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現有徵收政策不變,同時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以激發市場活力,引導社會預期向好。

同時,針對此次下調的幅度,眾多專家認為會比此前都大,尤其是基本養老保險的費率。

“上一次階段性降低的企業養老繳費費率是一個點,那只是一個開始,這次預測再降兩個百分點。”董登新表示,在中央大力推進企業降費減負大背景下,加之再次降低社保費率,總體上企業負擔不會明顯增加。

鋪墊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自社保稅費徵收改革措施出臺以來,社會保險費改由稅務部門徵收、創投基金增稅等政策引發了民眾和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焦慮。不少人認為,這些改革會加重個人和企業的負擔,在減少職工個人到手收入的同時,不少中小企業也會因為經營成本的增加而倒閉。

其實,從長遠來看,將社保費交由稅務部門徵管,嚴格規範社保徵收將確保社保資金來源,有利於財稅體制改革。這一改革將結束我國社保費“分徵”局面,有效阻擊企業漏繳、少繳社保問題,併為提高中央層面統籌社保奠定基礎,也有利於更好地補充養老金,更好地保護退休職工利益。

雖然這幾年我國也啟動了社保降費,但幅度並不大,企業難以有明顯的感受,過去幾年徵繳力度的提升某種程度上抵消了降費給企業減負的影響,做實費基和降低費率只有並行,才能給企業更多正面的信號。而此次再次的降低社保費率,無疑使得很多中小企業在懸崖邊上走了一回,又一下子完全回到了平地。

“社保改由稅務部門徵收,進而降低社保費率,可以讓更多的企業有能力去參與社保繳費,從而減少企業漏繳和少繳的行為,同樣有利於稅務機關的統一徵繳,擴大全民參保的覆蓋面。”董登新稱。

以浙江和廣東為例,社保費改為地稅全責徵收後,參保職工人數加速增長。同時,中西部一些省份以及個體經濟比較活躍地區的社保覆蓋率一直較低較低,比如甘肅、雲南、重慶、安徽等地的覆蓋率不到50%,江蘇和福建的覆蓋率分別為59%和55%,也不到全國整體水平。此次政策之後,有望得到進一步覆蓋。

“更關鍵的是,有利於推進2020年之後實行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董登新表示,多年來,我國基本養老保險企業繳納的費率水平一直處於參差不齊的狀態,部分地區的養老金結餘較多,為了優化了企業競爭的投資環境而制定偏低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率,但從全國統籌的角度來看,應該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實施,從而做出更大的貢獻,而非把制度的套利留在了本地。

據瞭解,自2012年起,浙江便統一了全省用人單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比例,即全省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比例統一為14%,藉以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之後的2015年,廣東也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統一為14%。

除此之外,山東和福建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也統一為18%,均低於國家統一規定的19%。

據瞭解,我國已經決定2020年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省級統籌,省級統籌之後的下一步就是全國統籌。全國統籌需要統一全國的費率,再次下調基本養老保險企業繳費費率,無疑縮小了與繳費較低地區的費率差距。“社保轉稅”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常會發聲:適當降低社保費率

近期文章精選: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立於2008年4月12日,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非營利性金融專業智庫平臺,專注於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與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兩大實體型智庫系列,分別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與國家開發銀行、清華大學、絲路基金、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共同發起成立了“絲路規劃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開雙週圓桌會議、金融四十人年會、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等百餘場閉門研討會,開展課題研究近30項,出版週報、月報、要報、《新金融評論》以及經濟、金融類專著共計100餘冊,受到決策層領導重視和經濟金融界人士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