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日,讓我們一起「清潔我們的海洋」

海洋日,讓我們一起“清潔我們的海洋”

為保護海洋環境,有效管理海洋資源,2008年12月5日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11號決議,決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

世界海洋日主題活動已開展10年,從10年前“我們的海洋,我們的責任”到今天“清潔我們的海洋”,人類活動正在使世界海洋付出可怕的代價。過度開發,非法的、未經授權和無管制的捕撈活動、破壞性的捕撈方法、外來入侵物種以及海洋汙染,特別是來自陸地的汙染等,正在使珊瑚等一些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和重要的漁場遭到破壞。海洋溫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及氣候變化造成的海洋酸化,進一步對海洋生命、沿海和海島社區及國家的經濟造成威脅。

海洋保護迫在眉睫!今天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清潔我們的海洋”,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海洋日,讓我們一起“清潔我們的海洋”

低碳生活

長期以來,海洋吸收二氧化碳並有效減緩氣候的變化。但隨著人類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斷增加,導致海洋吸收了過多的二氧化碳,使其酸性不斷升高。低碳生活方式不僅有助於改善全球變暖,也會減緩海洋酸化的速度。

垃圾分類

將烹調和吃剩飯菜作垃圾分類處理

廚房、洗衣機設置垃圾袋

科學用水排水

減少廢油衝入下水道,將剩油用紙吸去後再洗

生活雜排水採用沉澱槽適當處理

不隨手把過期藥物等化學用品衝入下水道

減少洗漱、使用清潔劑、含磷洗衣粉等產生的生活汙水

少用塑料製品

塑料垃圾大量進入海洋後,在海水中難以分解,還容易被當作食物吃掉造成海洋動物消化不良而死亡。我們應儘可能少用塑料製品,非要用時儘量重複使用、循環利用。一定注意不要亂扔垃圾,尤其是塑料製品,避免它們進入下水道,最終被帶入大海。

做個有責任感的海邊遊客

人們都喜歡到海邊度假,但某些不適當的方式可能會影響海洋環境。一個有責任感的海邊遊客,需要做到:

在海邊度假時,將個人垃圾丟進垃圾箱或隨身帶走

在海邊遊玩時,不捕捉和傷害海洋動物

不在海水中隨意小便

潛水時,不觸碰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不擅自觸摸、餵食海洋生物

不購買海洋生物標本和工藝品,可以拍照留念

惜食海鮮,拒絕海洋生物製品

惜食海鮮,並在吃海鮮時進行選擇,儘量吃食物鏈更底層的魚類,例如購買養殖的羅非魚而非鮭魚,因為羅非魚主要是食草的,在養殖過程中消耗更少的魚肉;避免食用那些捕撈過程會嚴重影響海洋生態環境的魚類,比如人們對金獅魚多以拖網捕撈的方式,這會破壞深海珊瑚;避免食用那些所剩稀少的魚類,如大西洋藍鰭金槍魚;對於處於食物鏈頂層的鯊魚、鯨,更是應該堅決不食用;拒絕海豹皮等海洋生物製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