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英烈精神,邁向時代新征程

传承英烈精神,迈向时代新征程

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說到英雄,耳畔總能響起那句感人的歌詞,“都說英雄不隨波逐流,怎知他也不堪風雨驟;都說英雄他永遠不朽,怎知道人間愁他也有……”今天是9月30日,是國家第五個“烈士紀念日”。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群眾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有人形象地隱喻,“今年的烈士紀念日,前面連著中秋節,後面緊跟國慶節,從闔家團圓到國家興盛,砥柱中流的,正是一個個昂首挺立的愛國者、奉獻者、創業者、建設者。”的確,談到國家英烈、說起人民英雄,腦中總會浮現出那些為民族大業拋頭顱、灑熱血的錚錚傲骨;聯想到那些為國家崛起隱姓埋名、奉獻一生的民族脊樑;懷念起那些為人民幸福努力拼搏、頑強奮鬥的仁人志士。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凝聚著英烈們的巨大犧牲,他們有的馳騁疆場、捨生忘死,有的指點江山、舉旗定向,有的愛民如子、赴湯蹈火,有的熱愛崗位、堅守一生……林德俊院士“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那句“我不能躺下”感動了無數人;張超少校,為了挽救飛機,挽救國家財產,置生死與度外;鄭德榮教授畢生閃耀著信仰的光芒,像戰士般衝鋒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宣傳第一線……緬懷英烈、銘記歷史,正是為了盪滌自我的靈魂,仰望英雄壯舉、傳承精神品質。

對人民英雄最好的緬懷,就是捍衛他們的過往、尊重他們的歷史、傳承他們的精神。然而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唱衰英雄、侮辱英雄,虛無歷史、解構經典的不和諧聲音時有出現,格外刺耳、令人義憤填膺。對此,保護英雄名譽,弘揚英雄大義成為新時代必須打贏的“保衛戰”。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設立英雄紀念日、建立功勳表彰制度、制定烈士保護法等,一項項舉措深入人心,讓侮辱英雄、抹黑英雄的個人、組織正視錯誤、賠禮道歉,讓造謠英烈、篡改歷史的媒體、網站得到應有的懲罰,著實大快人心,有力捍衛了英烈名譽和歷史正義,讓英雄的偉岸身姿閃耀持久的光輝。

烈士是一個民族不屈的脊樑和魂靈,也是民族精神的載體和化身。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每一個社會個體,都要從自身做起,不忘初心、銘記歷史,帶頭遵守烈士保護法,全力捍衛英烈過往,主動與錯誤言行作鬥爭,堅決維護英烈光輝形象。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要傳承英烈精神,邁向時代新徵程,努力學習英烈身上的堅毅理想信念、高尚精神境界、忠誠使命擔當,汲取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無窮力量,找準自身努力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座標。當然,英雄是“人民的光榮”,更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在學習英烈、傳承精神的同時,我們也要爭做英雄,積極向英雄靠攏,讓英雄主義的偉大精神、卓越品質熠熠生輝,照亮前行的道路,勇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實幹家,錘鍊堅實脊樑,挑起強國擔子,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爭當一流,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為偉大復興中國夢添磚加瓦,書寫新時代的“英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