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落戶」天津:新「引擎」打造第四次工業革命智慧新城 央廣網

十年前,第二屆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在天津召開,世界經濟學者、專家紛紛走進天津,研討駕馭風險與下一輪浪潮,那時是天津首次承辦世界經濟論壇。十年來,天津已成功舉辦五屆世界經濟論壇,成為了達沃斯論壇的常駐城市。

築巢引鳳,十年來,天津發揮其港口優勢資源,不斷進行綠色智能化升級,已然成為了茁壯梧桐,引得鳳凰來棲。在201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說:“很遺憾,來到天津後,由於職責需要,我需要呆在會議室裡,關注參會情況,所以沒有機會看天津的發展。但是,我所看到的印象都很深刻。我認為,天津在環境責任方面所取得的進步,例如公共交通系統能源由汽油變為電力,這些所有的努力,不只增加了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使天津市民的生活質量更好。我認為在未來10年,人民要求的將不只是經濟增長,他們也會對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性提出需求。”

天津改革開放 新“引擎”馬力不減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是天津改革開放的縮影。1984年,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天津開發區)在渤海灣一片鹽灘上成立,是我國最早一批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

從上世紀90年代天津的“一隻機”(摩托羅拉傳呼機)、“一碗麵”(康師傅方便麵)、一輛自行車(我國第一個自行車品牌飛鴿)風靡全國,龐大的製造產業集群讓天津名噪一時。近年來,天津更加註重可持續發展、新產業升級,將天津製造推向“天津智造”。

包容與開放成為天津的代名詞。截止2017年底,天津開發區累計引進55個國家和地區外資項目5663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559億美元,117個《財富》500強跨國公司在開發區投資了390個項目。天津開發區目前已擁657家億元級企業,148家10億級企業,2家五百億級企業。

國內首家從事磁懸浮軸承技術研究和應用的高科技企業,飛旋科技;已經佔據農業植保領域30%以上的無人機“大腦”,一飛智控紛紛落戶天津。“公司的迅速發展,得益於開發區鼓勵支持創新的良好政策環境。”一飛智控董事長、天津大學教授齊俊桐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2017年以來,天津開發區全年科技投入超過2.5億元,頒佈《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建設科技創新高地的若干措施》,鼓勵企業科技轉型,創新發展。

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李巍表示,天津作為我國主要的工業城市,大力發展智能製造,要從兩個維度來看待:這既是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實現製造業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全面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天津功能定位,加快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打造“天津智港”的關鍵抓手。

領軍智能製造 塑造智慧新城

無人機、大數據、新材料、機器人這些時下熱點已經分佈天津。此前,成立四年的醫療大數據公司,零氪科技創始人兼CEO張天澤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2015年開始,零氪科技通過大量創新和技術研發,實現了數據處理量呈幾何級增長。截止2018年上半年,零氪醫療大數據平臺的腫瘤單病種滲透率已達到60%,超越美國。像這樣的高新企業在天津已經遍地生花,同時天津率先部署機器人產業。

今年8月,天津發布《天津市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方案中指出,到2020年本市將努力率先突破10類重大標誌性機器人產品。2017年天津市機器人產業年產值達57億元,較上一年增加近40%。目前,天津市以機器人作為主營業務企業百餘家,產品門類齊全,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形成整機規模約30億元,考慮相關軟件、零部件及系統集成應用整體產業規模約100億元。

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天津市副市長孫文魁表示,天津是老工業基地,工業體系比較完備。下一階段,天津一方面對於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另外一方面大力發展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說:“天津是一座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處於新技術革命的前沿,正將智能科技和創新驅動作為發展的新引擎,在打造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陣容中成為‘首發’城市。這裡不但致力於促進經濟發展,重視交通事業,還在環境保護方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成為全球首批大力推廣可再生能源的城市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