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7個不良習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判斷標準,因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交流習慣和傾向範圍,但有一些通病還是往往會引起大部分人的反感。 比如說話方式……


說話的7個不良習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說話不說重點

有些人說話一定要先醞釀情緒,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的開場白之後才說真正要講的事…哎,天都黑了啦~講重點好嗎?

2三句話不離八卦

有些人是八卦集散地兼廣播臺,一有新八卦就忍不住到處分享,而且還可以把別人的故事講成是自己的故事一樣,超生動!

3講話之中不斷炫富

「我昨天去逛街買了新包包,才10萬,超便宜!」、「我男朋友昨天送我一個項鍊,我跟他說不用啦,他還是要硬送我,真討厭~」......聽得人是不是有種想吐他一臉口水的感覺。


說話的7個不良習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4音量越來越大or越來越小

有些人說話不知不覺放大聲音,令聽的人好想說:「小聲一點,我沒耳聾好嗎」。或是說話聲音越來越小、默默淡出,讓人總要問「啊?你說什麼?」

5一定要拽英文才開心

「我看對面的飲料很cheap,一起去buy吧~哎,這個不能eat啦,小心變成pig!」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假洋鬼子的經歷,就是不好好說中國話。

6音頻超高、講話超激動。

但講的事明明很無聊聽著聽著我都要中風了!講這麼平凡的事有什麼好用高八度的聲音講啦…

說話的7個不良習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7有事裝沒事,沒事裝有事

看到朋友一臉愁雲慘霧,想說去關心他一下問他怎麼了,卻得到「哎..沒事…就是…算了,那個…真的沒事…別管我..我真的沒事…哎~~~~~~」超想抓狂的啊!有事就說!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是怎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