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匿怨氣坦蕩

看一個人是否一身正氣、磊落坦蕩,從對待怨事上就能窺出端倪。

《南史》載,東晉末年權臣劉穆之年輕時遊手好閒,常到妻子江氏的孃家蹭吃蹭喝。一次,江家宴客,劉穆之不請自到,“食畢求檳榔”。妻兄譏笑道:“檳榔消食,君乃常飢,何忽需此?”意思是,你連飯都吃不飽還需要檳榔來消食嗎?劉穆之發跡後,提出請江氏兄弟一聚,江氏疑其欲報復,聲淚勸阻。劉穆之說:“本不匿怨,無所致憂。”聚後,劉穆之還送給江氏兄弟一大金盤子檳榔。

捧著金盤檳榔,江氏兄弟該是何種心情?“本不匿怨”不知真假,但送金盤檳榔的目的卻叫人起疑。《論語·公冶長》講:“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孔子所恥的,是有些人表面上與人要好、心中卻藏著怨恨的虛偽。這種“匿怨”的產生,多是缺乏容人之度造成的。唐朝宰相李林甫素來嫉賢妒能,一次,唐玄宗問起絳州刺史嚴挺之,想召回朝重用。李林甫頓覺不妙,隨後找到嚴挺之的弟弟損之,稱“上待尊兄意甚厚,盍為見上之策,奏稱風疾,求還京師就醫”。損之以為是皇恩浩蕩,果真讓其兄奏上一表。誰知,李林甫就此奏進言:“挺之衰老得風疾,宜且授以散秩,使便醫藥。”玄宗聽後,只好作罷此事。李林甫看似關心嚴挺之,實則斷了異己的升遷。這不是虛偽和陰險是什麼?

相反,胸懷坦蕩之人則會以磊落之行彰顯大我境界。《全宋筆記》記載,蘇軾在鳳翔府任職時,知府陳希亮常因小禮小節遷怒於他,蘇軾也不甘示弱,屢屢作詩反諷。陳希亮死後,蘇軾在《陳公弼傳》裡,把他寫成一個愛民如子、有勇有謀、剛直不阿的廉吏形象,稱“方是時年少氣盛,愚不更事,屢與公爭議,形於言色,已而悔之”。可見,匿怨既可止於未發,又可生而消退,結果如何,全賴個人修養境界。

君子養晦,用發其光,小人養晦,冀逞兇頑;君子亦怨,不誤其事,小人亦友,不輟其爭。其實,世事紛爭,人皆有怨,君子與小人之別,就在於是坦蕩以待、積極化解,還是藏匿心中、陽解陰毒。如果逢怨事便匿,久而久之,就會成“兩面人”、說“兩面話”、做“兩面事”,最終也不會落得好下場。試想,江氏兄弟再憶起劉穆之時會不會是一張小人得志的嘴臉?李林甫若無費盡心機設計下套,又哪來“口蜜腹劍”的千古罵名?

正所謂“德無細,怨無小”,恩德無論大小都是恩德,可怨恨一旦產生,化解起來就需要時間,如果再把它藏匿起來,其害更深。可現實中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小肚雞腸,睚眥必報,彼此產生了矛盾,不是當面鑼對面鼓,而是記在心裡,伺機報復。如此人格品性,會讓怨恨的種子在陰暗心理中生根發芽、潛滋暗長,結出的必是惡之花,不但對個人健康成長無益,還會在一定條件下給集體事業帶來損失。心懷匿怨,實質是理性不足、心胸狹隘、任性隨意、不顧大局、利益至上,是道德品行有缺陷的表現。同志之間相處,應該拋棄匿怨,做到心胸開闊、心底無私,建立起真誠坦蕩的關係,搞好團結,這樣才能既有助於個人成長,又有利於事業發展。

古語講:“和者無仇,恕者無怨,忍者無辱,仁者無敵。”面對生怨的念頭,我們不妨仔細想想,問問自己:這樣有必要嗎?諒解一下不好嗎?不能“退一步海闊天空”嗎?用自己的公正、率直、耿介和磊落,立起高尚人格,坦然面對一切,不是更好嗎?正如《東坡先生墓誌銘》所寫:“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作者單位:31697部隊)

心不匿怨气坦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