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餘地」不是向他人妥協退讓,而是讓自己走向更大的舞台

凡事留有餘地是人們生活中閒聊時經常說的,不管對人還是對事都不要做的太絕了!一個人如果把什麼事都做的很強硬,時間久了就會失去很多東西。不管是親情,有情,還是愛情,都會因為不肯退步,不留餘地而失去。

相信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幾乎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經歷過,最常見的就是失去一些友情。無論是誰失去誰,都是因為不給對方“留餘地”,沒有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思考自己,失去的時候還振振有詞地說自己沒有做錯,而是對方做錯了。

“留餘地”不是向他人妥協退讓,而是讓自己走向更大的舞臺

就比如一晚上狂風大作,早上起來見得最多的就是有很多樹被折斷了,有多少人見過路邊的小草被吹斷的?柔軟的藤蔓被吹斷的?為什麼那些粗壯的大樹被吹斷了?因為它們都太過於剛強,不會變得很柔軟,面對更強大力量的時候只能被折斷。正直,剛強固然重要,但不是面對一切的事情都需要正直和剛強的,有的時候順從也是另外一種剛強。

所以“留餘地”不要理解成一種不正直,不剛強,恰巧這是一個智慧之人的聰明處世,利用好那種智慧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

“留餘地”不是向他人妥協退讓,而是讓自己走向更大的舞臺

待人處事給他人留餘地,不是一種“妥協和退讓”,而是給彼此都留下一點空間,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發生。大多數時候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懦弱和妥協,不應該給別人任何機會,也沒有理由給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人讓步。

曾經一條河上面有一個橋,那個橋很窄,剛好可以過兩個人。有一天,同時有兩個和尚挑水過橋,面對面的時候,誰也不肯退讓,到達橋中間的時候,在那裡僵持很久,由於是吊橋,總會搖搖晃晃,結果爭執當中一不小心,兩個人同時掉進河裡,由於河水湍急,倆人都沒有上來。

“留餘地”不是向他人妥協退讓,而是讓自己走向更大的舞臺

很顯然,這兩個人誰也不肯留一點餘地給對方,總想保持自己挑水的姿勢一直走過去,結果誰也沒有活成。其實他們能夠過去的方法有很多,只要同時側一下身體就可以過去了,或者讓另一個人先過,剩下的那個人頂多浪費一點時間而已。

不給所有的人留餘地,最終的結果是自己也無路可走。“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這是老祖宗總結下來的,是經過事實證明的,而不是一個人在怯懦和害怕的時候胡說八道的,難道非要自己撞了南牆才肯回頭嗎?能回頭的是幸運,回不去的便是永遠的遺憾。

“留餘地”不是向他人妥協退讓,而是讓自己走向更大的舞臺

當我們獲得成就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很成功,不可一世,對於底下的人趕盡殺絕,絲毫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如果在成功的時候擁有比以前更寬廣的胸懷對待他人,得到的將會是一種別人給予的尊重,自己的修養也會大大得到提升。身邊的人也都喜歡幫助你,讓你在接下來的路走的更加順暢。

所以說給別人“留餘地”其實就是給自己一個進步的空間。一個人對面站了一百個人,當你想要得到更大的舞臺的時候,應該先讓那一百個人過來,那麼往對面走的時候自然就很坦蕩,沒有擁擠,前途一片光明。

“留餘地”不是向他人妥協退讓,而是讓自己走向更大的舞臺

不管怎麼說,“留餘地”最終是給自己留下的,而不是隻向別人妥協退讓。其實這也是一種中庸的處世之道,不極端,不讓雙方陷入兩難之地。

也許生活中會有人反問,我已經給他“留餘地”,留情面了,可是他還是得寸進尺怎麼辦?這時候就要用自己正直和不屈的態度對待了,因為“餘地”是給那些願意接受之人的,無理取鬧就要用其他的方法對待了,但也不是讓自己“胡作非為”。

“留餘地”不是向他人妥協退讓,而是讓自己走向更大的舞臺

總得來說“留餘地”留下的是自我的修養,留下的是更大的舞臺,凡事三思而行,不可“針尖對麥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