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大家也許會疑惑,咱們學易的意義何在啊?難道僅僅是趨吉避凶嗎?否也。我認為,學易還有一個更大的功用,就是提升自己的修養和品性。為什麼這樣講呢?一則,易本身就提及如何做人處事,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還有呢,“居上位而不驕,居下位而不憂”、“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等,這樣的論述,多麼經典啊。二則,易雲“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這裡面藏有更為深刻的自身修養的方便善巧法門。
佛家講的“戒定慧”,其實和“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是完全吻合的。比如說,“無思無為”就是“戒”,“寂然不動”就是“定”,“感而遂通”就是“慧”。
一個人只要心淨,則可無礙;只要無礙,則可通達;只要通達,則可仰觀俯察之間,識真趣;遠取近求之間,明禪機。“萬法由心造,諸象皆空;天人本一體,識自心源”。
所以,咱們在學易和研易的過程中,也是一個不斷的心內求法的過程。概括起來就是“識自心源”。
第一、“識自心源”是不斷地完善自己品格的過程。
我們活在紅塵中,常常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我們常常會被身外的一切“人事物境時”所幹擾。我們所渴求的是名利、財富等,但是,這一切都是“實不可得”的,曇花一現,當體即空。誠然,我們需要在紅塵中不斷努力、拼搏和奮鬥著,在“行”中“修”,又在“修”中“行”。但是,我們還需要明白,我們自身所具備的能力、機緣、先後天的條件的限制,有一些事情,我們是可以做到的;有一些事情,我們是永遠無法做到的。能夠做到的,咱們不去做,是逃避現實;不能做到的,咱們拼著命想去做,那就無異於“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反而會自尋煩惱。佛家常講的“執著”,其實就是“不落兩端”的意思,跟儒家所講的“中庸”,詞不同,意相近。
所謂的“不落兩端”,就好比,太看重名利,執著了。太不看重名利,又執著了。人生在世,就是要做到有所舍,才能有所得。這看似簡單的一個“捨得”,其實蘊含人生的大智慧。
第二、“識自心源”也是預測術不斷提升的捷徑。
在《梅花易數》中提到過,凡是來人求測的時候,預測師心煩,則對應求測者的事情多煩惱;預測師歡喜,又對應求測者的事情即便開始兇險,最終也會吉祥。這種技法,說白了,就是預測師“心內求法”的很好寫照。今天上午,給我家裝燈的工人,推三阻四,好幾天都沒有過來。我很鬱悶,就電話詢問,並且批評了他們不守時的行為。剛掛掉電話,這時候湖北荊州的一個學生給我電話,詢問他所談的工程項目,能不能拿下來。我說:“這個工程肯定可以談下來,但是,你必須要注意的是,過程艱難。”為什麼呢?因為,給我家裝燈的肯定要過來的。但他們又不守時,推三阻四。
昨天下午,我給一同學的涼皮店指點一下風水。返回的路上,接到杭州一個商會老總的電話,她詢問貴州的一個項目的協議和操作構思,行不行。
我接電話的時候坐在副駕駛,一抬眼就看到前方有個標牌“此路不通”。我說,你這個項目以及構想,恐怕行不通。(見下圖)
閱讀更多 從仙撲路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