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 梨園祖庭

尋 梨園祖庭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秋天,註定是一個收穫滿滿的季節,此時,華清宮內的梨樹已結滿了梨子。

春可賞花,夏可避暑,秋可採摘

華清宮內的梨樹,長在唐華清宮梨園博物館四周,守護著梨園祖庭。

尋 梨園祖庭

梨園祖庭

唐華清宮的梨園坐落在東院,院牆周圍梨樹環繞。在四周廣大的建築物中,小巧玲瓏的梨園庭院也有不少建築,錯落有致。

尋 梨園祖庭

華清宮梨園遺址

唐玄宗時期,梨園弟子們常在廊下廡前訓練舞蹈、唱歌、彈奏樂器,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整個華清宮東院都能隱隱約約地聽到這美妙音樂的延伸。

梨園旁邊的花草樹木鬱鬱蔥蔥,小湯中的溫泉整日流淌不息,記載下了中國古代樂舞史上這輝煌的一頁

尋 梨園祖庭

梨園文化發端久遠,興盛於唐代。尤其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推崇引導下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成就,由此而孕育衍生了中國音樂、戲曲、體育的門類,唐玄宗也被後世尊稱為梨園鼻祖

在琳琅滿目的唐代文化寶庫中,梨園樂舞藝術豐富多彩,美不勝收。

尋 梨園祖庭

《長恨歌》

唐代共有四個梨園,時至今日,“皇帝梨園”、“太常梨園別教院”和“梨園新院”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只有華清宮的“隨駕梨園”遺址猶存。

據考證,

華清宮梨園是迄今我國唯一一處發掘出土的唐代梨園遺址,成為研究、展示、傳承梨園文化的唯一一處聖地

尋 梨園祖庭

唐玄宗和楊貴妃曾長期在此創作音樂、排練舞蹈,演繹了許多經典的樂舞華章。其中關於華清宮梨園的歷史資料多記載於唐代的詩文中:

《梨園弟子》

白頭垂淚話梨園,五十年前雨露恩

莫問華清今日事,滿山紅葉鎖宮門

《長恨歌》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尋 梨園祖庭

羯鼓

唐華清宮梨園遺址博物館

尋 梨園祖庭

秦王破陣

《秦王破陣》是讚美唐太宗李世民武功的樂舞。武德三年(620),李世民在討伐劉武周的“柏壁之役”中大獲全勝,藝術家根據戰爭故事創作了《秦王破陣》樂舞。舞者一百二十人,披甲執戟。舞有3變,每變4陣,共12陣,52遍。隊形“交錯曲伸,首尾回互,以象戰陣之形”。具有濃厚的戰爭氣息和粗悍的氣勢。

尋 梨園祖庭

穿過夢幻的月宮,無數的歲月如同花瓣散落在時空,您可以在這個夢幻的空間做一次唐玄宗,能否將您帶入他的夢境。

尋 梨園祖庭

在梨樹掩映下,梨花漫天飛舞,在這裡您將看到,唐代梨園的誕生記發展脈絡。

尋 梨園祖庭

以保護文物為基礎,利用全新的科技手段,展示遺址全貌。

尋 梨園祖庭

舞妓須彌座

須彌座壺門上有一組樂舞圖,極為珍貴

時代:唐代

出土地點:華清宮遺址

尋 梨園祖庭

小湯

時代:唐代

出土地點:華清宮遺址

小湯是梨園弟子沐浴湯池,乾隆本《臨潼縣誌》記載:“小湯西有梨園”。現出土的小湯呈二層臺式,青石鋪砌,有進出水口,製作的很精巧。

尋 梨園祖庭

開元通寶銅錢

陶洗 水波紋陶罐 等

時代:唐代

出土地點:華清宮遺址

尋 梨園祖庭

黑釉雙炳瓷罐 黑釉瓷罐殘片等

時代:唐代

出土地點:華清宮遺址

尋 梨園祖庭

尋 梨園祖庭

唐玄宗是位音樂造詣很高的帝王,他精通多種樂器,打羯鼓、吹笛子、彈琴、指揮無所不能,還創作了大量的傳世名曲。

史書記載說他“英斷多藝,尤知音律”,在位期間設置梨園和教坊,大力發展歌舞事業,後世把他尊稱為“梨園皇帝”或“梨園鼻祖

”。

尋 梨園祖庭

置身大唐華清宮梨園遺址,遙想一千二百多年前的盛世王朝,我們為唐玄宗創建梨園的壯舉感到欽佩,為梨園弟子高超的樂舞水平感到驕傲。

尋 梨園祖庭

這裡不僅有大唐王朝的梨園遺址,而且承載著絢麗多姿的唐代樂舞文化。梨園樂舞文化是唐代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我們不斷傳承、發揚光大。

目前,我國正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未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會是更加先進的梨園文化。

尋 梨園祖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