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抗災救災工作表彰大會召開 弘揚抗災救災精神不斷開創新時代我省各項工作新局面 劉家義講話龔正主持楊東奇宣讀表彰通報

9月30日上午,山東省抗災救災工作表彰大會在濟南召開,總結抗災救災工作,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號召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學習先進,弘揚抗災救災精神,奪取災後重建的全面勝利,不斷開創新時代我省各項工作新局面。

省委書記劉家義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主持,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宣讀表彰通報。

今年夏秋之交,受“摩羯”“溫比亞”颱風疊加影響,我省部分地區遭遇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降雨,13個市、81個縣市區的636個鄉鎮街道遭受洪澇災害,受災群眾超過528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30多億元,其中濰坊市災情最重。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和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團結奮戰、頑強拼搏,奪取了搶險救災的階段性重大勝利,譜寫了山東抗災減災史上的壯麗篇章。

劉家義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單位和個人表示祝賀,向為災區提供大力支持的國家各部委和兄弟省區市,向在一線艱苦奮戰的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消防官兵和公安幹警、醫務工作者、工程建設者、新聞工作者和志願者,向無私援助抗災救災的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以及社會各界,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災情和災區人民生產生活十分關心,充分體現了對山東人民的深情厚愛和深切關懷,全省人民受到極大鼓舞,增添了巨大動力。我省把防災減災救災作為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堅決按照防洪法和有關法規規定,果斷採取有力有效措施,把責任落實到崗到人,第一時間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確保每一個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有乾淨水喝、有病能醫治;全力以赴保障群眾健康安全,確保了大災之後無疫情;盡銳出戰搶修基礎設施,最快速度實現災區道路通行和恢復電力、通訊、供水正常運行;千方百計加快排水除澇,大棚積水已於9月5日全部排完;及早行動,科學編制、精心實施災後重建規劃,災區人民正在用勤勞的雙手開創新的生活。

劉家義強調,大災面前、危難之際,各級黨委政府決策果斷、指揮有力,充分發揮了“主心骨”作用;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捨己為民,充分發揮了“先鋒隊”作用;部隊官兵和公安民警衝鋒在前、勇挑重擔,充分發揮了“生力軍”作用;災區群眾不等不靠、自強不息,充分發揮了“主人翁”作用;廣大幹部群眾與災區人民心手相連、共克時艱,齊魯大地處處湧動著愛的暖流,展現出山東人民風雨同舟、和衷共濟的時代風采。

劉家義指出,這次抗災救災的實踐,使我們進一步積累了應對突發事件、抗擊自然災害的寶貴經驗,也從中收穫了很多深刻啟示。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必須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堅定不移凝心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提升幹部隊伍的能力本領,必須堅定不移鍛造敢於擔當的過硬作風,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大力弘揚抗災救災精神,銳意進取,拼搏實幹,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為實現“兩個走在前列、一個全面開創”作出新的貢獻。

龔正在主持時指出,抗災救災這場大仗硬仗,全面檢閱了新時代山東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戰鬥力,有力展示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面對困難、無所畏懼、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建設好新時代的新山東,需要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大力弘揚團結奮鬥、奮勇爭先、擔當實幹、奉獻為民的精神,讓抗災救災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鬥志,凝聚起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磅礴力量,形成苦幹實幹謀發展、合心合力強山東的生動局面。

會上,省領導為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代表頒獎,王培利、陳湘穎、張少見、張春海作了發言。省委決定,授予壽光市上口鎮黨委等100個基層黨組織“山東省抗災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授予劉玉玲等100名共產黨員“山東省抗災救災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會議採取視頻形式。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省災後重建指揮部成員及有關人員;中央駐魯單位和駐濟省直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受表彰表揚代表等在主會場參加會議。

市領導劉曙光、田慶盈、蘇立科、初寶傑、孫起生、林紅玉、劉建國;省政府應急辦主任曹魯等在我市分會場參加收聽收看會議實況。

市分會場設在市級機關綜合辦公大樓,各縣市區、市屬各開發區設分會場。

記者:賀德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