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 中秋 情懷

邢紅霞

柿子 中秋 情懷

邢紅霞

薄雨輕霧逢中秋,月餅依然是少不了的,相較於各種吃食,我更期待連續三天的小假!可進山吸氧、可會友喝茶、可回鄉侍老、可自由支配秋日晨昏,閒躺著漫不經心的回味享受自己那份中秋情懷也不錯!

對節日雖提不起太多興趣,但月餅也會嘗幾塊,每看到精美的月餅,總是敬畏著——覺得這恰似深宮裡的某位小主茶桌上的那盤點心,裡面不知藏著多少算計,皮裡餡裡的卡路里、還有這個超標那個過期怎會少了“坑”的橋段,但也會無所謂的跳進去撲騰一下!要不就太不像個節日樣子了!嚼一塊月餅在嘴裡,或甜膩酥軟、或醇香盈糯、或奇味繞味蕾,獨獨少了綿脆爽口的滋味,那是我記憶深處的、時常想起、舔唇思念的中秋味道——暖柿子!


柿子 中秋 情懷


“八月十五吃柿子”是我們家鄉曾經的習俗。過去在老家柿子樹幾乎戶戶都有,前庭後院的栽著,遮一方陰涼,秋天也有一份美味的收穫。初夏時節,米黃色的柿子花盛開,小小的花身藏在圓潤的大樹葉下,四瓣的翠綠花座上託著爆米花似的花蕾,夏風輕撫淡淡的香氣很受用,不免抬頭多看它幾眼,在初夏的陽光下,小花羞澀稚嫩的眨著眼、閃著光,可愛極了;一夜微風,早上滿院柿花,這花硬度極好,撿一堆落花挑些新鮮周正帶著花座的穿幾串手鐲,戴在手腕上招搖,常帶常換,愛臭美的村姑就是這樣養成的!



柿子 中秋 情懷


柿子 中秋 情懷


等小柿子頂出,柿花衰落,柿子見風就長,到了中秋時節,柿子已經小拳頭大了,很多身上已染了秋黃或橙紅色。此時,玉米將熟未熟,秋忙還沒有真正開始,中秋節就是眼前僅有的大事,幾乎家家都會預備暖柿子過節。


柿子 中秋 情懷


爬柿樹夾柿子是我童年的一項樂此不疲的遊戲!精瘦的我靈活的像個猴子,四肢環繞樹身,雙腳挫蹬,雙手交錯上爬,蹭蹭幾下就上了不高的柿樹,坐在樹杈上摘手邊的上了顏色但還硬硬的柿子,夠不著了就拿起事先預備好的夾柿子神器-----夾竿子,2米左右長的竹竿,竹竿頭部縱向劈裂橫向夾一根楔子,再用繩子紮緊,保證竹縫間預留可以夾住樹木小末枝幹的寬度。把這趁手的工具拿在手裡對準遠處的柿子小枝叉推過去,讓竹頭縫裂口正好卡住樹枝,再迅速的轉動竹杆,幾扭幾轉一枝掛著柿子的樹枝就被折斷了,摘下的柿子都帶著新鮮的柿把兒,媽媽說只有這樣的柿子才能曖得好吃。


柿子 中秋 情懷


摘好了柿子就準備噯柿子,若距中秋還有三五日,就先把柿子泡在涼水裡兩三天,拔去生柿子的青澀味再暖,也可以直接暖,暖的過程很簡單——燒一鍋不燙手的熱水,裡面加上苷草,再把所有的柿子一股腦的全倒進去,蓋上蓋子一夜,這柿子就暖成了。揭開鍋蓋曖水已發褐黑色,但柿子個個表皮少了生澀的賊光,散發著柔合的澄澤色!濾去暖水,柿子就可以吃了,拿一個去皮後咬一口,綿脆香爽,柿肉粉粉的在嘴裡迴轉,沒有蘋果清脆,卻是綿脆柔長,那香爽不及蘋果直接,卻也甘甜浸喉,那是柿子特有的味道!無需與其他果品相較,這就是我小時候中秋節最正宗的味道——八月十五的柿子味!


柿子 中秋 情懷


暖好的柿子一大蒲藍子十數百個,舅家給外甥送柿子天經地義,送外甥送鄉鄰送朋友,這都是規矩,上學時書包裡也裝上柿子!想吃了就咬上幾口,算是零食了。

有時候淘氣嗜玩,就把媽媽納鞋底的棉繩對摺,繩中間系在柿子後把兒上,一手領起兩根繩頭,柿子就像個鉛錘一般垂直掛在繩下,另一隻手在柿子鉛錘上按照一個方向給繩子轉勁,攢足了勁兒後,兩手分別反方向開拉繩頭,柿子就像個可愛的紅球撒起歡來,散完了繩上的旋轉勁再合起兩根繩頭,如此反覆,在開開和和之間體會陀螺般旋轉的快感。小夥伴們常常比賽看誰的柿子旋轉時間長旋轉速度快!這個簡單的遊戲不知道給童年增加了多少歡聲笑語!


柿子 中秋 情懷


媽媽不是本地人,偶爾說起只有咱這地方中秋吃柿子,說遙遠的舅舅家中秋是吃月餅的,我很好奇,月餅什麼樣呀?媽媽說就是有餡的坨坨饃,於是弄些芝麻核桃炒熟碎成粉狀和玉米麵炒在一起用糖攪拌成餡,包些許進去,烙上幾個形如滿月的坨坨饃讓我們兄妹幾個解饞,甜絲絲的油香油香的口感讓我記住了中秋節還有另外一種味道——自家自制月餅的味道,那是媽媽的味道。

後來去外地上學回西安工作,中秋的吃食見識的更多了,中秋的歷史和傳說也耳熟能詳,月餅、石榴、鮮棗,天南海北的各種水果,都是中秋吃食,而我早沒有了童年的頑劣和機靈,連上樹的絕活也丟了!但每逢中秋總是與父母聊起那如今無人問津的柿子,媽媽說:“柿子都是自生自滅的,沒人吃,冬天葉落了紅彤彤的掛一樹好看著呢,可惜了,要不暖幾個柿子吃吧”,我說算了太麻煩,其實我知道用現在的嘴去品嚐童年味道,豈不是糟蹋了那份快樂滿足與美好……。

薄霧繞窗,秋雨正酣,思緒悠長,喝一杯紅茶,品一小塊月餅,怎麼咀嚼口內腦裡心底都是媽媽給的中秋味道,總能看見那個淘氣的、機靈的、愛爬樹的小村姑快樂的笑著,總是惦記著那個旋轉在空中的陀螺柿子和媽媽手烙的那個油香油香的“月餅”------這是一輩子的中秋味道,綿長一生、永難遺忘!

2018年9月17日晚

邢紅霞,陝西周至集賢人,現居西安,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