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快樂嗎?看看先賢們怎麼說

眾生皆謂逍遙,而幾人可得?

你不快樂嗎?看看先賢們怎麼說

灑脫如老子,主張絕聖棄智,行“無為自化,清靜自正”之教,奉“不知有”為人生最高境界。放下皇室守藏史的榮光,放下聖賢名士的萬卷智慧,放下世俗天倫的羈絆,駕牛西去,追尋他心中的“無為清靜”之地,以遂“不知有”之心願。過函谷關,自帶紫氣三萬餘里,震動關令尹喜,求其為師不得而求其文,老子於是留下五千言而飄然離去。五千言一成,“不知有”之功即破。白得弟子無數,五千言被奉為《道德真經》,各種衍生解讀,遂自成一宗。帝王將相、文人雅士、陋巷布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世,更是飄洋過海,舉世聞名。求“絕聖棄智”不得,而成至聖之名,行啟智之功。有取之做治世之用,亦有取之行處世之道,更有甚者,曲解繁飾,以成旁門左道。老子如泉下有知,不知會是大嘆“嗚呼哀哉!”呢,還是會拍手稱幸呢。我們也不知道當年在那個簡陋的驛站,就著昏黃飄曳的燈光,當他寫下第一個字之時,俗世功名是否在他本已平靜如死灰般的心中蕩起那麼一些些漣漪。

你不快樂嗎?看看先賢們怎麼說

我們再看恣意如莊周,妻喪不悲反而叉開雙腿鼓盆而歌。食不果腹,卻寧可曳尾於爛泥塘中而拒廟堂之華。嚮往著側臥於大樹底下,逍遙於“無何有”之鄉,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為大道。然而也會在無米下鍋之時,求監河侯借糧不得而生怨。拒楚王,卻又說教於梁惠王。寧可系草鞋見梁惠王也不要好友惠子施捨,卻在被梁惠王譏笑時而又抱怨生不逢時。妻喪能擊盆吟唱,過惠子墓時卻又生“無以為質”之哀嘆。相比於老子,我們能看到的是一個更鮮活、更富有同於常人感情色彩的莊周。一句“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那一息已被打入心底的救世之意的掙扎還是迸發而出。

你不快樂嗎?看看先賢們怎麼說

聖賢求逍遙而不可得,何況我們常人。窮時為能吃得飽而憂愁,富了為選擇吃什麼而煩惱。有點才氣怕得不到施展,大權在握又怕旁落。心心念唸的想找個帥哥,又要反覆審視對方是不是真心。哪怕你放下紅塵,一心向佛,卻仍要時刻審視自己是否逾規破戒。即使逃避現世,我們得到的也只是形體感官上的解脫,我看不見,聽不著,感覺不到而已,你的心還是得不到逍遙。“無何有”之鄉只是每個人心中的烏托邦,比得是誰的更虛幻而已,但卻一定得有。因為孔子告訴你,當你遍體鱗傷之時,你要有個安放靈魂的地方。孔子生貧且賤,卻秉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理,編春秋,推禮制,施教於三千弟子、陳辯於人主高堂,周遊列國,力圖挽危樓於將傾,救世於水火,卻嚐盡詰難譏諷,困苦險惡而不得,晚年終歸於《易》,將人生歸於天地、陰陽之間,以尋求最後的寄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