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產保護正在飛速變化 如何效地保護品牌不受侵權(上)

隨著新技術、產業跨界、貿易跨境等諸多因素的變化,中國知產保護環境正在飛速變化,這也要求權利人必須學會判斷不同案件的特殊情況,考慮採取何種維權手段,更有效地保護品牌不受侵權

文 《法人》記者 肖嶽

“18年前,當我投身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品保委’)事業時,有媒體朋友問我實現良好的品牌保護需要多長時間?我回答說10年太短,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

中國知產保護正在飛速變化 如何效地保護品牌不受侵權(上)

今年已經18年了,這18年來,我們始終致力於知識產權保護的方方面面,並與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得到了來自不同國度的關注中國政策法規和營商環境的專家的幫助。”

6月8日,品保委主席張為安在於北京召開的“品保委成立十八週年年會暨2017—2018年度知識產權保護十佳案例及‘兩法’銜接典型案例發佈交流會”上如是說道。

中國知產保護正在飛速變化 如何效地保護品牌不受侵權(上)

張為安指出,早在2004年,便預見中國將從中國製造銳變成中國創造,此後在美國專利律師的幫助下,創建了專利委員會,隨後國務院頒佈了一箇中長期網絡科技發展戰略,旨在於2020年將中國打造成科技創新型國家,於是便決定品保委要在政策建設方面做出努力,發揮作用,便將專利委員會改變成專利與創新委員會,得益於此改變,品保委發展成一個專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組織,並涵蓋了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技術轉讓等領域。

中國知產保護正在飛速變化 如何效地保護品牌不受侵權(上)

“我誠摯地向我的朋友們,特別是那些為品保委會員知識產權保護案例付出努力與貢獻的執法和司法機構的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謝。你們的付出,不僅保護了某些個別公司的利益,同時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還有中國國家的形象。”

張為安指出, 在近些年的一些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戰中,很欣慰看到公安、海關、法院以及其他機構的代表在國際會議上分享實戰經驗,並解答發展中國家代表提出的問題,而每當此時,他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品保委的平臺與橋樑作用。

知產保護“在路上”

中國知產保護正在飛速變化 如何效地保護品牌不受侵權(上)

眾所周知,中國的改革開放,到今年已經走過了40個年頭。40年間,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與此同時,知產侵權類案件也時有發生。值得欣慰的是,在查處製假、造假等知產類侵權類案件的背後,作為中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和刑事打擊主責部門的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正是急先鋒和主力軍。

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張景利在會上說道,改革開放40年,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作為中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和刑事打擊的主責部門,公安部門一直在進行打擊知產侵權類案件的行動,始終保持“在路上”的狀態,自2013年至今,共破獲刑事案件13萬起,抓獲15萬人,挽回經濟損失近1000億。

中國知產保護正在飛速變化 如何效地保護品牌不受侵權(上)

另一方面,公安機關在打擊知產侵權類案件的技術手段也在不斷地革新和升級,張景利指出,尤其是在大數據的環境下,數據化時代為引領和導向,加強信息化建設及對於大數據研判和分析,從而助力各部門打擊成集團規模的知產類侵權案件。

除了對打擊知產類侵權案件保持常態、對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技術手段進行升級外,張景利還指出,在打擊知產侵權等經濟類犯罪時,加強社會各界合作也至關重要。

中國知產保護正在飛速變化 如何效地保護品牌不受侵權(上)

“比如2016年以來,我們與菸草部門鼎力合作,跨全國27個省,打掉製假造假煙機器千臺,涉案金額達15億,這樣的成績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但現在已經成為現實。”

張景利同時也指出,中國的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工作和刑事打擊工作離不開合作,包括行政執法部門的配合、兩法銜接的加強、 與權利人企業的合作,甚至包括與國際組織的合作,比如積極參與到國際刑警組織和國際有關方面組織的全球性打假活動中,等等。

溫馨提示:文章過長,boy將其分開閱讀,還有中下篇哦~

喜歡的朋友可以掃一掃二維碼關注,雲法務,您免費的線上法務夥伴!記得推薦人是袁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