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大智慧:這八種奇謀,招招制敵,不可不學!

鬼谷子大智慧:這八種奇謀,招招制敵,不可不學!

今天我們來說說謀劃的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讀過《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和《鬼谷子》這樣的謀略書籍,但是如何去謀劃呢?謀劃應該有哪些流程呢?這個問題或許很多小夥伴們說不上來。實際上謀劃一共分為四步,制定謀略,遊說謀略,執行謀略,解決問題。

有朋友肯定會問,謀略跟遊說有什麼關係呢?有的,譬如說我有了好點子,好方法,如何讓別人接受這是個問題,如果說服不了別人,再好的點子也執行不了,自然就不會有什麼生產力,所以遊說的方法非常重要。那麼我們講一個三國故事,看看古人是怎麼謀劃的吧。

三國後期賈詡,因為勸服張繡投靠曹操之後,一直留在曹操身邊做謀士,曹操對他也非常的信任。

後來曹操的兒子曹植聲名鵲起,才名極盛,這時候曹操就想廢掉太子曹丕,改立曹植。

於是有一天,曹操就一個人找到賈詡,想跟他商量一下關於廢立太子的事情。

見面後,曹操就直截了當的說:“愛卿,我覺得應該立曹植為太子,他性格很像我。”

結果賈詡聽完的話,一直悶不吭聲。曹操就納悶了,他就說:“愛卿,我在跟你說話,你怎麼不吱聲呢!”

賈詡故作深沉的說:“真正的想一件事情,一直沒想清楚,所以不敢說話。”

曹操就好奇地問:“愛卿在想什麼?”

賈詡故作感慨地說我在想,袁紹和劉表兩家父子的事情。多少年過去了,我依然忘不了他們兩家的下場。

曹操聽完話後,若有所思,知道賈詡話裡有話,再一想袁紹、劉表確實因為廢長立幼的事情,導致袁紹始料不及的嚴重後果,覺得賈詡說的的確有道理,於是哈哈大笑的走了。不久之後,曹丕被立為太子了。

從這段對話裡面我們可以看出,賈詡果然不愧是三國群雄裡傑出的謀略家。只用了區區數言就說服了一代梟雄曹操。

鬼谷子說,“口者,心之門戶”,那麼賈詡是怎麼思考謀劃著呢?

這時候就不得不提鬼谷子的奇謀八法。所謂謀略八法指的是“

事,謀,計,儀,說,進,退,制”。

他們的關係是“變生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儀,儀生進,進生退,退生制。”

因為陰陽變動,所以發生事情,那發生事情就需要有謀劃,謀劃之後就要定計策,奇計生於三儀,通過三儀之間的相互參驗就形成了說辭,擁有了比較系統完備的說辭,就可以去進獻,在遊說的時候,要確定好自己的退路,有效的解決問題之後就可以退卻。

謀:事,謀,

定:計,儀,

說:說,進,

制:退,制。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任何一件謀略,都是循序漸進的。如果賈詡的表現沒有循序漸進,沒有那麼多鋪墊,那麼就很難說動曹操了。

如果賈詡在開頭,就直接跟曹操,我覺得應該離曹丕為太子。要不你看看袁紹和劉表的下場。這樣既缺乏互動性,又缺乏說服力,曹操是否會聽信他的建議,或許尚未可知。

因此任何的遊說工作都必須要做好鋪墊,從謀略的策劃使用到最終的控制事態,這三者缺一不可。

這正是鬼谷子的謀戰八法:凡事要三思,謀劃得人心,遊說講套路,克敵可制勝。

學習國學鬼谷子謀略智慧,歡迎關注鬼谷子微信公眾號(guiguzi7619299),我們一起縱橫捭闔,鬼谷論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