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築夢中原」吳鏡堂:堅貞不屈的革命者

「不忘初心 筑梦中原」吴镜堂:坚贞不屈的革命者

「不忘初心 筑梦中原」吴镜堂:坚贞不屈的革命者

吳鏡堂:堅貞不屈的革命者

蟬鳴陣陣,陵園青青。7月28日,記者跟隨吳舒磊來到他曾祖父吳鏡堂陵墓前。在吳舒磊的講述下,那段烽火歲月慢慢展開。

吳鏡堂,字雪寒,1896年出生於魯山縣梁窪鎮鵓鴿吳村一個薄有田產的農家,是中共魯山黨組織創始人和早期領導者,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革命烈士。

青年時代的吳鏡堂,目睹兵災匪禍不斷,貪官汙吏、地主豪紳殘酷壓迫農民,便立志救國救民。

1921年,在陝西周至縣做私塾教師時,吳鏡堂對共產主義理論產生濃厚興趣,思想日趨進步,曾在北京《晨報》發表進步文章,抨擊時弊。

1925年春,吳鏡堂投筆從戎,先後任建國豫軍趙青天師部秘書、建國豫軍總部秘書和建國豫軍駐武漢辦事處處長。1926年冬,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因殺死國民黨右派李道源事露,吳鏡堂到朱宗朝部隱蔽,並在該部建立了黨支部。同年9月,按照黨組織指示,吳鏡堂到潢川任應岐部做軍運工作,在此,他與中共潢川特別支部接上關係。1928年3月,大荒坡暴動失敗後,吳鏡堂積極參與營救被捕人員。

1928年12月,受黨組織派遣,吳鏡堂肩負開闢伏牛山根據地重任回到魯山,他利用在家鄉有較高聲望的有利條件,廣泛接觸進步人士,傳播革命思想。

1929年3月,他領導建立中共魯山小組,任組長。借訓練地方軍政人員之機,吳鏡堂在國民黨縣黨部的民團大隊分別舉辦“黨務訓練班”和“隊長訓練班”,培養革命骨幹;並建立秘密革命組織“鐵血團”,為開展革命積蓄力量。9月,中共魯山特別支部建立,吳鏡堂任書記。在吳鏡堂的領導下,中共魯山黨組織在當地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鬥爭,沉重打擊了地方當局的統治。國民黨省黨部驚呼“魯山已赤化”,派楊式顥到魯山接管縣黨部,伺機鎮壓革命力量。

同年10月下旬,中共魯山特支武裝暴動計劃暴露,為掃清革命的障礙,吳鏡堂親自除掉破壞者黃明五,這也使他身份暴露被捕。

在法庭上,吳鏡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痛斥國民黨反動派勾結軍閥殘酷壓榨人民的罪行。在獄中,他寫下“革命不怕死,臨死豈心驚。親友千行淚,事業泰山中。一日撒手去,亂山終古青”的詩句,抒懷言志,情辭感人。吳鏡堂被捕後,雖有多方營救,但均未奏效。當年12月31日吳鏡堂被害,年僅33歲。

吳鏡堂的英勇事蹟,給魯山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今,在鵓鴿吳村吳鏡堂陵園裡,他的半身塑像昂然矗立,彷彿在引領著後人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作為英烈後代,我一定繼承發揚堅貞不屈、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時刻鞭策自己踏實工作,不負先烈期望,不負今天的美好生活。”吳舒磊說。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向前

審核:佟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