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札記|「追尋省內紅色印記,學習身邊先烈事跡」

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

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

2018年8月3日,我校機電技術學院“追尋省內紅色印記 學習身邊先烈事蹟”實踐小組在分團委書記單婷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第一站——宜興市太華山新四軍和蘇南抗日根據地紀念館。

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

進入大廳映入眼簾的便是毛體十個大字——“紅色太華山,蘇南小延安”。

館內的壁畫形象直觀地展示了革命戰爭時代戰爭的激烈場景,戰爭是是殘酷的,它可以隨意奪走一個人的生命,輕易地讓一個家庭陷入痛苦,讓整個國家混亂動盪。看著滿牆的烈士名字,心中萬分感慨 ,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中華人民的精神信仰。冰冷的石碑上刻下的姓名,背後也曾是一副副血肉身軀。他們是決絕的,是驕傲的,是充滿信心的,就像浮雕上刻畫的那般,此身既付國,便不再回頭。

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
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

“一寸山河一寸血,萬千兒女萬千軍”

“彎弓射日到江南,鐵血兒女鏖戰激”

“清鄉掃蕩敵兇殘,浴血蘇南百戰艱”

“蘇浙皖邊新發展,紅色太華小延安 ”

“軍民魚水情真切,血肉長城誰能敵”

“槍林彈雨何足畏,千秋萬代憶英豪”

實踐團隊成員在跟隨歷史發展的順序參觀六個展廳,感觸良多,在讚歎老一輩革命家不畏艱難險阻,進行革命的決心與勇氣的同時,也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巨大力量。在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更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信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實踐團同學們在黨旗面前舉起右手,

那鏗鏘有力的入黨誓詞在展廳內縈繞回響。

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

新四軍精神既“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精神,就是服從大局、維護團結的精神,就是不怕犧牲、衝鋒在前的精神,就是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在一個新的、沒有戰爭的時代,這樣的精神似乎有些"過時",然而時代更迭,這樣的精神應該與時俱進、被賦予新的內涵。如今的新四軍的精神,不是衝向戰場奮勇殺敵,而是勇敢頑強,努力拼搏;不是吃糠咽菜,過苦日子,而是勤儉節約,奮發圖強;團結一致,奮勇爭先,百折不撓。

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

通過今天一天的學習,實踐團隊收穫頗豐。對新四軍的歷史和精神有了進一步深刻的理解,雖然沒有生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無法真正身臨其境的去感受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一群有著信仰的人為解放舊中國,建立新中國付出多大的努力。但隊員們通過今日的學習,同樣能過感受到先輩們對於革命的激情以及先烈們崇高的革命精神,因此作為當代大學生就更要繼承併發揚新四軍精神,敢於擔當,自強不息,求真力行。關心人民,關心社會,把個人的理想融入到國家的事業中,讓青春承擔責任,讓責任把握人生。幹轟轟烈烈的事,做認認真真的人。

圖文排版:汪俊傑

圖文提供:機電技術學院

青春商院工作室出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加入我們的隊伍

实践札记|“追寻省内红色印记,学习身边先烈事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