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諾獎獲得者歷史,科技界是否要反思我們的學術科研製度

回看諾獎獲得者歷史,科技界是否要反思我們的學術科研製度

2018年的諾貝爾獎在10月1日起,陸續揭開了獲獎名單,中國的科技界研究人員再一次與諾獎擦肩而過。從諾貝爾獎設立之日算起,中國本土的科研人員獲得獎項的僅屠呦呦女士一人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中國是一個大國,自古就是一個科技大國。同時我們也是一個教育大國,受教育人數為世界之最,在中小學階段中國的孩子屢屢都在國際大賽中獲獎,可以說我們有著很好的培養諾獎人才的基礎。

回看諾獎獲得者歷史,科技界是否要反思我們的學術科研製度

但是為什麼到現在科研人員也僅僅只有屠呦呦一人獲獎,反觀鄰國日本自2000年以來已經獲得18個諾獎,平均下來每年一個,我們為什麼不行?很多人認為諾獎是西方人的專屬、還有人將不能獲得諾獎歸於我們的文化,甚至說以漢字表達的方式老外無法理解,還有就是中國人不善於宣傳。

其實很多有識之士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我們的科研製度,是以官本位為主導、唯利是圖的制度造成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在中小學階段都非常突出,但是走入工作崗位和科研領域反而沒什麼建樹的根本原因。我們行業機構對科研人才的重視程度與國家對科技的關注背離。

回看諾獎獲得者歷史,科技界是否要反思我們的學術科研製度

小編對這種被權力和金錢嚴重扭曲的學術風氣曾 有過體會。小編曾經供職於一本科技類的雜誌社,經常接到很多學院教授的學術稿件要發表,發表學術文章的初衷無不是為了評職稱、漲工資和升官來的。沒有一個人說自己的這篇文章科研水準如何,將會給該領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1999年我曾經認識一個四川的老先生,他是搞科研的。在北京我們見了一面,當時他讓我給他翻譯來自美國的一封信。原來那封信的內容是美國的一家鋼鐵公司邀請他到美國做客,因為他發明了一種催化劑,大概是新型號的硅鈣合金吧,總之是可以提高鋼的韌性的,小編不是很懂。

回看諾獎獲得者歷史,科技界是否要反思我們的學術科研製度

當時我建議他為什麼不和國內公司合作,他說國內的鋼鐵公司和鋼鐵協會他跑遍了,因為他沒有背景,沒人搭理他,甚至看都不看。沒辦法他寫了一篇關於這個產品應用的技術文章發到國外,很快就有公司邀請他去美國,所有的費用全包,後來他去沒去就不知道了。

屠呦呦女士在未獲得諾獎之前,相信很多的國人對她不是很熟悉,甚至沒有聽說過她,她的名字甚至還不如一個三流演員有名氣,她是那樣的默默無聞。

回看諾獎獲得者歷史,科技界是否要反思我們的學術科研製度

在她獲諾獎之前僅僅還是個研究員的身份。所獲得的獎項也僅僅是"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這還不是科技類的獎項。而對她的研究成果承認的獎項卻都是國外機構頒發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獎(2011年9月) 、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2011年)、以及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當她獲得諾獎之後,國內各種榮譽就來了:2016年2月14日,獲"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2016年3月,屠呦呦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2017年1月9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除了國家高科學技術獎,前邊兩個純屬蹭熱度。屠女士早在七十年代就在青蒿素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早幹嘛去了。

回看諾獎獲得者歷史,科技界是否要反思我們的學術科研製度

以上小編僅舉幾個例子來探討,對於科技界官本位學術科研製度的弊端,以及加強對真正搞科研的工作人員培養和愛護,小編非專業人士不能妄下分析和結論,只能拋磚引玉,讓更多的業內有識之士給以足夠的關注。

科學研究不是為了獲獎,但是榮譽可以肯定科學家的付出。我們曾經一度在科技上領先世界,相信當今的中國科學家也一定能創造新的科技輝煌,主要我們改變制度和不良風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