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向盧俊義要走了500兵,爲何盧俊義卻看著燕青背影,冷笑不止

燕青和盧俊義是關係到底如何?這個問題會讓許多人意外,因為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燕青和盧俊義的關係堪稱完美。尤其是燕青,對盧俊義忠心耿耿。只是盧俊義太糊塗,沒有聽從燕青的勸告,最終被害死,是死不足惜。

關於這種觀點,其實是受到了燕青的迷惑罷了——長得帥,會的多,極聰明,得善終,尤其讓人羨慕的是,還得到了李師師的垂青。再加上影視劇的改編,讓燕青跟李師師兩人“有情人終成眷屬”,自然就都要對燕青投去欣賞目光,對盧俊義鄙視不已。但若深思水滸中兩人的表現,會發現裡面大有文章!

燕青向盧俊義要走了500兵,為何盧俊義卻看著燕青背影,冷笑不止

一、從信任到隔膜

燕青是個孤兒,被盧俊義收留後,教會了他諸多本領,但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兩個,一個是燕青的相撲,另一個是燕青的公關能力!

燕青的相撲本領,在書中展現過三次,一次是通過李逵之口,言稱,李逵之所以懼怕燕青,是因為被燕青用相撲給摔服了。第二次,是宋江活捉高俅後,燕青曾跟高俅較量相撲,輕鬆贏了高俅。第三次便是最著名的燕青打擂,勝了擎天柱:任原。

燕青向盧俊義要走了500兵,為何盧俊義卻看著燕青背影,冷笑不止

之所以談燕青的相撲,是因為這能證明了燕青的格鬥功夫相當高,且除相撲外,他的拳腳槍棒等功夫,也得到了盧俊義的指點。而公關能力,則代表著燕青的智商和情商出類拔萃,不然怎能迷住李師師?這等於告知了我們,燕青不但功夫高,且處理問題和應急能力強悍。但問題也恰恰出在這裡!

皆知,在盧俊義被吳用的假扮算命先生,騙出大名府劫持上梁山前,曾做出過一個決定,帶走了管家李固,留下燕青看家!從盧俊義的這個決定來言,可看出盧俊義對燕青非常信任!換句話說就是盧俊義認為,以燕青的能力,解決自己的後顧之憂是沒問題的。

燕青向盧俊義要走了500兵,為何盧俊義卻看著燕青背影,冷笑不止

但哪料當盧俊義被扣留在梁山三五十日後,返回家途中卻遇到了燕青。但再看此刻的燕青,竟然“頭巾破碎,衣裳藍褸,看著盧俊義,納頭便拜”,並告知盧俊義說:“自從主人去後,不過半月,李固回來,對娘子說道:‘主人歸順了梁山泊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當時便去官司首告了。他已和娘子做了一路,嗔怪燕青違拗,將我趕逐出門……”

盧俊義被留在梁山“三五十日”,而李固半個月後(十五天左右)便回家,竟能從容告官,並和盧俊義的老婆“做了一路”,把燕青趕出門。這就有些奇怪了,其一,燕青是有功夫在身的,卻為何沒能阻止李固告官?

燕青向盧俊義要走了500兵,為何盧俊義卻看著燕青背影,冷笑不止

其二,燕青是公關高手,為何當時沒有進行公關處理?且最後還竟然勸盧俊義:“若主人果自泊裡來,可聽小乙言語,再回梁山泊去,別做個商議。若入城中,必中圈套。”

重新捋順下過程:盧俊義臨行前,把偌大家業留給能力強,武功高的燕青看管,然後在梁山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逃脫,可燕青非但沒有看住家,反而成了乞丐,還勸盧俊義再回梁山……若你是盧俊義,你會是啥反應?估計都會飛起一腳。

燕青向盧俊義要走了500兵,為何盧俊義卻看著燕青背影,冷笑不止

二、從懷疑到分裂

倘若說,燕青沒能完成盧俊義的重託,造成了盧俊義回家後被暗算,而差點沒殺最後落草梁山,是因事發突然,被李固——其實是吳用,打了個措手不及的話,也算情有可原,畢竟再聰明的人面對這等晴天霹靂,也不可能做出百分之百的正確選擇。

那麼身為盧俊義,必會很快原諒燕青,畢竟若沒燕青拼死劫法場,盧俊義當時就交代了,根本等不來梁山大軍。但問題是,當盧俊義和燕青上了梁山後,燕青卻又發生了奇怪的轉變,不再跟著盧俊義,反而經常站在宋江身後了。

燕青向盧俊義要走了500兵,為何盧俊義卻看著燕青背影,冷笑不止

這對盧俊義來言,是“細思極恐”了!因為前面燕青曾勸他“回梁山泊去,別做個商議”。如今,來到梁山後,燕青又圍著宋江轉。諸位若是盧俊義,會怎麼想這事?

估計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會對燕青發生懷疑!甚至認定自己被搗鼓上梁山,其中燕青也必是“出了力”,早已被跟梁山勾結,配合梁山演出了一幕苦肉計罷了!正是基於如此,盧俊義和燕青之間,詭異的一幕發生了。

燕青向盧俊義要走了500兵,為何盧俊義卻看著燕青背影,冷笑不止

在盧俊義率兵大戰王慶時,盧俊義正跟朱武調兵遣將時,燕青突然叫道:“主人今日不宜親自臨陣。”盧俊義便問為啥?燕青卻道:“小人昨夜,有不祥的夢兆。”

盧俊義自然不信,堅決要帶隊出陣。可燕青卻突然又叫:“若是主人決意要行,乞撥五百步兵,與小人自去行事……主人勿管,只撥與小人便了!”就這樣燕青要走了五百兵士走了,再看盧俊義看著燕青背影是“冷笑不止”。

燕青向盧俊義要走了500兵,為何盧俊義卻看著燕青背影,冷笑不止

從事後看,燕青再一次救了盧俊義,若沒有燕青率這五百兵士搭建的浮橋接應,盧俊義會死在當日的交戰中。可問題非但沒解決,反而更撲朔迷離。因為燕青是如何得知,盧俊義要遭遇危險?難道僅因一個古怪夢境?而燕青又是如何算定搭建浮橋便能救出盧俊義?而不是其他辦法?

這些問題至今無解,書中沒有任何解釋,只留下了事前,燕青要走五百兵和盧俊義對著他的背影冷笑不止。其實,從上文的解讀來分析,燕青古怪要走五百兵和盧俊義的冷笑,已經很好理解了。

燕青向盧俊義要走了500兵,為何盧俊義卻看著燕青背影,冷笑不止

因為兩人已從互相懷疑,發展到了分裂,即,燕青不再敢對盧俊義說實話,而盧俊義也根本不再信任燕青,兩人分道揚鑣已經成為事實,只是未撕破臉罷了。

所以,這就解釋通了,為何征討方臘完畢後,燕青勸盧俊義跟著自己離開,不要回京,卻依然不肯告知盧俊義“我燕青已經從宋徽宗那裡,討來了免死聖旨”!而盧俊義卻說了一通大道理,就是不聽,最終導致被害死,所以燕青和盧俊義的關係,其實在兩人上了梁山後,便發生了問題,只不過被掩蓋住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