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丨吉林市上海路的前世今生!

如果道路也有生命的話,吉林市的上海路無疑是生命力最頑強的道路之一。

老街丨吉林市上海路的前世今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路舊影

上海路的前世今生

上海路以土路之形來到這個世界,歷經砂石路面、柏油路面的幾番升級,街道越來越寬長,兩側的建築越來越時尚——最終在新世紀裡衝開舊屋曲巷的重重阻擋,順利東拓,成為東關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那八條“緯路”中最壯美的一條。

在雜踏成徑的土路初成時節,上海路不過是東關橫跨鐵路線的一條無名便道,除了西端靠近商埠大馬路(今重慶街)和東端臨近“榷運局”這兩處略顯人氣外,整條土路並不比鄉間小徑熱鬧多少。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大舉推進以殖民掠奪為目的的城市開發,吉林城東自東萊門外江岸向北直至火車站南側,規劃了大致平行的八條東西向道路。這條土路有幸成為其中一條,因自南向北順序第五,故此得名五緯路。

《昌邑區志》記載:“是年(1936年),五緯路鋪成,砂石路面。”

由土路第一次“蛹化”的五緯路東起軍用路(今四川街),西至商埠大馬路,全長0.85公里。在今天看來,砂石路未免有些寒酸,可在當時,這已經是吉林城比較現代化的新式道路了。

新路鋪就,自然引得商民來此經營,可當時的五緯路山河雖在,怎奈國破——

中國的土地上,卻只能任由日本人跋扈囂張著佔盡先機。根據《吉林舊影》等資料,當時道路“兩旁多為日本人經營的店鋪”。如專賣米麵的丸德洋行的“丸德支店”,又如私立田中醫院、大同公司、福昌公司都佔據著五緯路繁華路段。

民間的資本入侵僅僅是日本帝國主義經濟侵凌的開始。

在新路建成不久,包括戶口涉、田崗榮吉在內的24名日本人便匆匆竄到五緯路143號,設立了偽“滿洲興業銀行吉林支店”。

作為日本金融侵略的得力爪牙,這些日本人與街道西端的偽“滿洲中央銀行”(今市百貨大樓處)、偽“滿洲吉林農村金融合作社”(原市醫院老樓)一起,直接榨取吉林人民的財富。

隨後,偽“滿洲林業株式會社”、偽“滿洲建材株式會社”等一些有日本政府背景的殖民企業也陸續在五緯路上粉墨登場,其中對吉林戕害最大的莫過於1937年在今天上海路和重慶路交匯處東南角成立的偽“滿洲拓殖株式會社吉林地方事務所”

《吉林市文史資料第六輯》記載:“滿洲拓殖會社(該機構簡稱)……是具體執行移民的機構……百萬戶移民計劃就是由它執行……它向開拓民發放信貸,收購農作物,向開拓民發放配給物資……為日本‘滿州開拓團’服務。”

日偽時期,那些霸佔中國人田地,致使中國人流離失所的日本開拓團,正是由這個機構製造出來並滋養壯大的。

和五緯路西側浮華“洋氣”的外表不同,日偽時期道路東端洋溢的卻是地道的本土民風。

在站場線由6股道增至18股道以後,吉林火車站客貨運力有了極大提高,五緯路東火車道道口南北兩側的貨場倉庫日益繁忙,使得幾如近郊的這一路段也逐漸熱鬧起來。

自八經路(今天津街)以東的五緯路出現了一些中國人經營的貨棧,至今仍被作為地名指向的“天發嶺”雜貨鋪傳說就出現在那一時期。從天發嶺向東,靠近火車駝峰道口東西兩側也形成了一處露天市場。

這座露天市場不大,主要是賣些吃喝,主顧大多是在貨場上奔勞的裝卸工人。在當時,火車算是先進的交通工具,裝卸、搬運勞動還沿襲著古老的方法。

成車皮的糧食、木材、機械運抵南貨場後,貨場周圍的諸多“腳行”(這裡的“腳”通常發“交”音)的人會一擁而上“攬活兒”。攬活兒的同時,各家“腳行”的專業工人也競相擁擠,儘量佔到貨物旁的最佳位置,以配合攬活。

同時,道口小市場也熱鬧起來,賣花生瓜子的,賣油酥豆的,賣自產果蔬的,一個個小攤開始佔據有利位置,翹首期待自己的主顧光臨。其中銷路最好的要數毛蛋(吉林人的叫法是“蜷雞兒”)。

賣毛蛋的多數提著一種像現在鞋盒子大小的長方柳條筐,裡面鋪著保溫用的小棉墊,上面又蓋著一個小棉罩,煮好的熱毛蛋就靜靜地躺在這層疊的棉墊裡。

扛腳行的人幹完活兒,常常會直奔自己主顧的小攤,在方才那些圍觀者豔羨的眼光中,吞吃幾個傳說中最壯力的毛蛋,補充因強體力勞動而流失的體能……

只不過發生在五緯路東端的這一幕幕,絕非太平盛世的容顏。因為日寇佔領,大多數吉林人民只能忍屈含辱,勉強溫飽——熙來攘往的場面也難免在無形中被貼上“苟活亂世”的標籤。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五緯路更名上海路,真正迎來了“羽化”飛昇的契機。一個個為吉林人民服務的機關、企事業單位讓街道兩邊的舊建築洗心革面:

偽滿時的中央銀行變成中國人民銀行吉林市分行,拓殖株式會社變成百貨公司三商店,興業銀行變成昌邑區政府,滿洲國立醫院東關分院、偽滿農村金融合作社、田中醫院被合建成了吉林市醫院……

1965年,破舊的砂石路面被改造成柏油路面。嶄新的街路也迎來了一座座新建築的拔地而起。

老街丨吉林市上海路的前世今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路與文化體育用品商店舊影

作為東關長大的孩子,我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時上海路兩側的模樣。當時:三商店已經遷往新址,原址的二層黃樓是文化體育用品商店,沿著上海路一路向東,工行幹部培訓學校、市水產公司、昌邑工商局、土產日雜公司、昌邑區文化館等單位構築了新社會新街道的特有風貌。

上海路東端的駝峰調車線道口還在,小市場也從桂林衚衕口一直迤邐到最東端路口南側的果品門市部前。孩童時的我還不懂“怒路”,很盼望這個道口堵車。

這樣,我就可以站在橫在道口的欄杆外,近距離地觀看蒸汽機車紅色的巨輪,觀看調車員用哨音彼此聯絡,觀看被叫做編組線駝峰的人工坡道如何利用高度差把車皮一節節“甩下”,分到不同的線路內重新組合成遠去的貨運列車。

在建業大廈屹立上海路西側那段時間前後,路兩側的平房和老式二層樓逐漸被新式樓房取代,街景更是日新月異。

東端的道口也在新世紀的小區建設中消失,而在此道口消失之前,上海路伴隨著東部城區的建設步伐,已悄然跟上歷史的腳步。


來源丨《江城日報》 作者丨吳永剛 文/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