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罵街和王朔的犀利到底有什麼分別?|今評媒

冯小刚的骂街和王朔的犀利到底有什么分别?|今评媒

點擊上方藍字“仰觀俯察”關注

馮小剛,又名馮褲子,人家馮大導演可是圈內老炮,馮褲子可不是普通人隨便能叫的。這名據說是王朔給起的,當年馮小剛還是小跟班的時候,就像褲子一樣死死抱住王朔這根大腿,馮褲子就這麼來的。

冯小刚的骂街和王朔的犀利到底有什么分别?|今评媒

當年的大哥王朔如今已經深居淺出,與貓為伍活的像個隱士,當年的小弟馮褲子現在已經成了大佬,臺前幕後名利雙收。馮小剛的電影,很多是王朔編劇,就算不是他編劇,多多少少都能看到王朔的影子,就連罵人,兩人語言風格都類似。

相似的只是兩人都習慣用京罵,差別是一個罵的有水平一個如潑婦罵街。昨天,被崔永元炮轟了兩個月之久的馮小剛,終於反擊了,發表一篇檄文《十問崔永元》,全文共2212字。

冯小刚的骂街和王朔的犀利到底有什么分别?|今评媒

從京罵的角度來看,這篇檄文的確是原滋原味十分過癮。“三七二十三”、“他會更加蹭鼻子、上臉”、“他不是一個病人,他是一個壞人”、“你虧心不虧心呀”、“人家就一個字呸”、“撕了你的髒嘴”、“你還有人性嗎”、“你就是一個小人”、“嚼過三遍的甘蔗渣”、“你太不自量力了”、“別痴心妄想了”、“你可真逗”、“特期待”,通篇看完真是栩栩如生啊,一個馮小剛的形象躍然紙上,這篇絕對是本尊寫的,如假包換。讓筆者不由得想起了電影《功夫》裡那個叫囂“還有誰!”的馮小剛。

馮小剛為何這個時候才出來回嗆崔永元,他自己說了,《手機2》殺青了。果然是無利不起早,回應那也得挑時機,馮小剛十問裡最後“感謝你為這片子做的推廣和宣傳”,不得不佩服馮導的機智啊,不早不晚,一切都是剛剛好。就像《我不是潘金蓮》上映那會兒,挑王健林、王思聰父子打嘴仗,這次小崔主動找上門,褲子兄正好站門口使勁吆喝,我們家的電影新鮮出爐了!

多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馮導不隨便罵人,一罵人準是有好事,要麼就罵罵小演員小記者,真正的腕和角,哪能輕易罵,罵得罵出價值和產值來。

相比馮小剛,王朔就明顯書生多了。雖然王朔自詡“我是流氓我怕誰”,但這人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實實在在是個好。這麼多年回過頭看,他罵的人和事,基本都沒罵錯,他罵人也不是出於什麼私心,他純粹是看不慣,也忍不住,要出來說幾句。

冯小刚的骂街和王朔的犀利到底有什么分别?|今评媒

另外一個也愛罵人的“流氓教授”孔慶東被王朔罵了之後,就很服氣的說,王朔批評別人,都是有分寸的,有底線的,別人空手,自己絕不會拿刀,王朔罵人並不刻毒,也不是為了炒作名氣,王朔私底下甚至有幾分靦腆,他是一個沒有當上知識分子的知識分子,他時常能站出來揭露一些事情。這個評價夠高了吧,沒當上知識分子是因為上的學不多,是知識分子是因為他有文人風骨,況且也不亂罵,罵的基本也都該罵。

王朔因為心直口快,得罪太多人,在最鼎盛的巔峰期突然斷崖式下墜,被迫出走美國,回國後基本就不出來了。如果為了私利,為了版稅為了票房,他大可選擇忍氣吞聲,以王朔的才華、人脈和號召力,那別說什麼老炮大腕,做個影視巨頭都綽綽有餘。

被王朔罵小偷的郭敬明,都賺了幾十億的票房,被王朔說成只是有些少年心氣才華一般般的韓寒,已經是新銳導演裡的佼佼者。王朔帶出來的小弟馮小剛,完全就是華誼的臺柱搖錢樹,一個放棄自我一心賺錢的王朔得創造多少財富。可人家王朔沒把錢放在眼裡,“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掙了幾個臭錢”,這話也就朔爺敢說。

王朔罵餘秋雨、趙忠祥是公交車,罵郭敬明是小偷,罵于丹沒品,罵張藝謀是裝修工,罵李敖就知道在臺灣裝逼,簡直句句在理,在多年以後幾乎成了大家的共識。只不過王朔是個明白人,比咱們這些俗人有見地,老早就看穿了。他當年罵這些人的時候,這些人都如日中天,他這明擺著得罪人,更得罪廣大的腦殘粉。

可王朔不在乎,他說“觀眾很可愛,觀眾都能吃粗糧”,把當下腦殘粉的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

“街上全是壞人,他們都叫你學好,好自個兒使壞。”這不正是洗腦社會的真實寫照嗎。


“一些連街邊小偷都不敢喝斥的人,卻勇於高呼滅了小日本!一幫連活著的人民的痛苦都漠不關心的人,卻有臉說不忘死去的同胞。”這又打了多少人的臉。


“商人,心裡是最裝著人民的,在這裡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為了金錢這兩個口號是不打架的,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的同時也是利潤最豐厚的。”這簡直是哲學家,一語雙關看穿了一切。


“扯蛋就是扯蛋,非要把蛋扯出大原則,最噁心。”難怪有人要把他逼到美國去,簡直道破天機。


“將光輝人物偉大歷史事件放到日常生活中——那就真相畢露且妙趣橫生了。”要不要這樣赤裸裸的拆穿那些站在臺上道貌岸然者的西洋鏡。


“聰明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善於把無價值的事做的有聲有色,在玻璃魚缸裡游泳,也有乘風破浪的氣概。”我的媽呀,這下把整個國家都得罪了。

冯小刚的骂街和王朔的犀利到底有什么分别?|今评媒

馮小剛和王朔有什麼分別,不用我說了吧。罵街和犀利聽起來好像差不了多少,但境界卻是天淵之別。據說當年王朔為了幫某個敏感詞人物出本書賺點餬口錢,就署了自己的名出了本書,稿費版稅全給了那位敏感詞。其實當時王朔也沒什麼錢,但他卻是個仗義的人。而馮小剛拿著王朔的《你不是一個俗人》拍成了爆款電影《甲方乙方》,只給了王朔5萬塊錢,原著王朔的名字也被去掉。這就是兩人的分別。

冯小刚的骂街和王朔的犀利到底有什么分别?|今评媒

喂喂喂,點完贊再走!

記得評論評論,嘮兩塊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