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他們是我們想活成樣子

﹏﹏﹏﹏

父 母


你的爸媽青春正好時是什麼樣的?很多人可能從來都不曾好奇父母青春的樣子。從一出生,父母就是已經父母了,就是溫柔的嚴厲、固執的保守的代名詞。只是你有沒有忽略了一點,父母也曾歷經青春,也曾肆意叛逆,也曾是個孩子,直到成為了你的父母。

曾經的他們是我們想活成樣子

在遊戲追劇交友佔據了大部分的你的時候,你未曾遐想過父母年輕的模樣,未曾描繪過他們年輕的輪廓。因為從一開始成為你的父母,為了成為你的依靠,在你面前展現的永遠都是沉穩的一面。他們那段年輕的叛逆時光離你似乎太過遙遠。

去年在家整理書房的時候,找到了一本媽媽年輕時的日記,隨意翻了幾頁,卻好像遇見了媽媽的青春。日記裡上一篇還充滿了是對外婆管束的抱怨,下一篇就寫滿了少女難言的心事。看著這些日記心情很是微妙,才突然意識到原來父母也有過青春

曾經的他們是我們想活成樣子

小時候一直以為父母就是從記事起我所認識的模樣,每天上班下班照顧我的生活。現在仔細回想我的年幼時光,母親也曾對生病發燒哭鬧不止的我不知所措,而父親則像是沒上過班一樣滿腹牢騷。

一對傳統的父母不會和孩子講述他們的風流史,只會不經意跟隨某懷舊電視想起他們的叛逆歲月,淡淡地告訴孩子們,父母以前也曾年輕過。

如果不是因為看到一些褪色的老照片或者年代感濃重的書信、日記,你不會去追尋自己叛逆基因的根源,不會明白這是傳承了父母的青春。

曾經的他們是我們想活成樣子

▲1980年公安部、文化部聯合發佈了《關於取締營業性舞會和公共場所自發舞會的通知》要取締舞會的規定

曾經的他們是我們想活成樣子

▼你總有一個大爺像教父,一個叔叔像毒梟

曾經的他們是我們想活成樣子

▲作為一個叛逆的青年,燙出來的頭髮一定要讓人仰視

曾經的他們是我們想活成樣子

▲那時候年輕人都流行戴蛤蟆鏡,還要留著上邊,才算真正潮。

奶奶說我爸以前年輕的時候追隨潮流,喜歡燙頭,但是在那個年代,男生燙頭還不能被大家所接受,奶奶因為這件事還和爸爸吵過好幾次。我很意外,一想到中年有些發福,髮量漸漸稀少,總是一臉嚴肅滿口大道理的爸爸,腦海裡似乎很難跟衝動的追風少年劃上等號。有次問起他這事,他正喝著小酒,一瞬間記憶彷彿被什麼擊中,愣了幾秒笑起來:“你爸我年輕時可在學校很帥的!”

曾經的他們是我們想活成樣子

記憶中的你

從記事開始,媽媽就是做飯很好吃的媽媽。偶然有一次跟著奶奶學做飯,老是學不好嘆了口氣說:媽媽做飯隨便做都很好吃呢……奶奶笑了一下說:你媽也是有了你之後才開始努力學習做飯,一開始都不會,還不是慢慢學的。我突然想起那句話“媽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她為了給我燒好吃的也是學了很久,小時候她也是外婆掌心裡的寶貝。

曾經的他們是我們想活成樣子

我爸曾經也是個偽搖滾青年,家裡到現在還擺著一把早已經不能彈奏的吉他。以前還存放著許多邁克爾·傑克遜的磁帶。前段時間我心血來潮買了把吉他想學會了耍耍酷,有一次我爸看到我正在練習基礎的跳格子,走了過來撥了幾下琴絃,好像年輕的日子在我手中延續,也是,我永遠都不知道父親揉捏手串的手在年輕的時候撥動過多少根琴絃和姑娘的頭髮。

曾經的他們是我們想活成樣子

真正酷的東西是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逝去的

我畢業一年後執意放棄一個穩定的事業編制崗位,去追求自己看起來就窮酸的夢想。當時全家人都很反對,輪番上陣勸說我。到我爸時,我問他:爸,如果我只有0.001%的可能實現理想,應不應該付出100%的努力。我爸抽著煙,沉默了一下:應該。

我問我媽她印象中我爸最酷的瞬間是什麼時候。我媽說:“那時候窮,你爸每次去外婆家找我都會一大早就去河邊捉魚,然後提著幾隻魚來算是給外婆的串門禮,你爸提著魚望著我笑,看著他腳上溼答答的鞋,就覺得他真酷。”

曾經的他們是我們想活成樣子

我爸告訴我無所事事的人比忙忙碌碌的人更能領會生活,並且深刻。隨著年紀的增長從開始的意氣風發到現在平和度日,就像慵懶的廣場舞是我們這個年齡生理上的懷疑主義,更是我們更年期後軀體的疑問。

曾經的爸媽很酷,

只是時光讓他們收斂。

而幾十年後的我們孩子再打開相冊,

是否看到的只是一張張誇張濾鏡和磨皮美顏的照片。

你不曾想象過的爸媽的青春也許就是你兒時幻想中的青春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