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大增+央企資本強勢增持,3大軍工龍頭迎來爆發契機

市場近期對於軍工板塊關注度較高,對於關注原因,機構強調:

業績仍是主要看點。2018H1SW國防軍工板塊49家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1280.79億元,同比增長21.4%,實現歸母淨利潤52.65億元,同比增長55.0%,是A股H1中少數實現板塊業績超預期大幅增長的行業。

業績大增+央企資本強勢增持,3大軍工龍頭迎來爆發契機

業績大增+央企資本強勢增持,3大軍工龍頭迎來爆發契機

業績增長原因方面,軍改消極影響逐漸減弱,國防裝備需求加速釋放。2015年底宣佈軍改,目前基本完成。國防裝備的需求加速釋放,大批軍品訂單加速落地進程,軍工行業逐漸步入業績快速增長階段。

機構強調,應重視軍工行業央企股東集中增持的影響。

電科集團在8月30日分別增持國睿科技、傑賽科技、衛士通和四

創電子四家公司股份,並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繼續增持。此前央企已多次增持軍工股,體現出央企股東對於上市公司當前投資價值的認可及對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

業績大增+央企資本強勢增持,3大軍工龍頭迎來爆發契機

策略上看:

當前軍工板塊整體估值水平處於歷史中位,眾多央企龍頭公司處於估值窪地,在產業鏈拐點將至的情況下,投資價值逐步顯現。

應首選國家隊龍頭,關注兩條投資主線。

一是符合“市場化程度高、核心資產佔比高、最受益產業鏈業績釋放”三大標準的龍頭公司;

二是院所改制主線中注入彈性大、可操作性強的航天、電科、中航繫上市公司。

業績大增+央企資本強勢增持,3大軍工龍頭迎來爆發契機

對於軍工板塊標的,建議投資者關注航發動力。

邏輯一:公司是國內航空發動機產業龍頭,技術實力居於國內優勢地位。隨著兩機專項逐步落地,我國航空發動機產業開始進入加速追趕階段,高端製造升級下產業發展趨勢明朗。

按照“兩機專項”實施方案,在2020年前,國家將投入千億資金,支持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產業的發展。若考慮地方和企業投入佔總投入的30%~50%,專項總投入總金額預計在1500~2000億元規模。

業績大增+央企資本強勢增持,3大軍工龍頭迎來爆發契機

邏輯二:國產軍用航發核心供應商,未來十年國防裝備列裝有望

驅動業績快速增長。

航發動力業務覆蓋設計研發、發動機製造和維修保護等三個階段。公司航空發動機製造基礎能力和產品交付規模在國內都處於明顯

優勢地位,是國內航空發動機產業龍頭。

業績大增+央企資本強勢增持,3大軍工龍頭迎來爆發契機

年初俄羅斯知名媒體《生意人報》公佈的俄方與中國武器貿易的交付清單中,2017年度俄羅斯向中國交付的武器裝備中缺少了AL-31系列發動機。這也就意味著,渦扇10太行發動機達到了很高的技術成熟度,已經可以實現國產第三代戰鬥機航空發動機領域的全盤國產化。不考慮壽命週期內維護以及到壽後更新等情況,我國戰鬥機裝備領域總市場規模在800億以上。

估值上看,鑑於國家對航空發動機產業的重視程度,以及未來公司盈利能力增長水平,可以給予一定估值溢價。根據公司2018年業績水平,給予PE估值56-62X,目標價為30.24-33.48元/股,按照當前24.60附近股價估算,仍有23%-36%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