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闭幕

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闭幕

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闭幕

经过两天紧张有序、丰富精彩的高端对话、主旨演讲、分组研讨等活动,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于27日下午在曲阜闭幕。

“内容十分丰富,思想非常深邃,可谓新时代的百家争鸣,为我们带来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和思想大餐,让我们充分领略了文明之美、文化之美、融合之美、对话之美。”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致闭幕辞说,论坛围绕“同命同运 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学术性、时代性、国际性都很强的主题。许嘉璐主席、陈至立会长,以及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开展了精彩的对话和演讲,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位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讨文明相融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途径,为人类未来和平有序发展,献计献策。

“本届尼山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龚正总结说,一是论坛凝聚了思想力,增进了中外文化的共识。通过深入的思想交流和文明对话,中外学者们达成了“携手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共识,向全世界呼吁文明对话,互利共赢。

二是扩大了影响力,擦亮了尼山论坛的品牌。本届尼山论坛专家学者层次之高、论文质量之优、对话演讲学术性之强、理论和现实的影响之广,可以说都创了历届之最,彰显了尼山论坛作为国际知名文明对话品牌的无限魅力。

三是提升了融合力,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本次论坛在孔子诞生地尼山成功举办,这对于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地,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珍惜好、转化好、运用好论坛成果,汲取各方智慧,充分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同各方一道,齐心协力构筑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努力在新时代、新起点上迈出新步伐,开辟新境界。

在两天多的时间里,论坛共举办各类演讲和对话27场。以“人类文明的新时代、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儒家文化与人类命运”为主题举办了三场高端对话。以“文明的融合与人类命运、不同文明视野与人类共同命运、人类文明的不同解读、思想交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举办了四场主题演讲。以“跨文化哲学对话、世界大变局与当代人类文明走向、文明的相通与融合”等为主题举办了九场分组对话。

来自国内外的80多位女性论坛的代表围绕女性赋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举行了“女性命运与人类命运、女性赋权与人类进步”两场主题演讲,并以“减贫与改善女性命运、性别文化与教育、消除性别歧视与暴力”为议题举办了三场专题研讨。此外还举办了“一带一路”与世界发展专题论坛,以及针对青年学者的四场专题论坛。

本届论坛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本届论坛由原来的民间性、学术性、国际性到现在更加注重政府主导性。在机制上由民间改为官办,由原来的尼山论坛十几家组成单位主办,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在机制化上有了深入的推进,将论坛与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相衔接,大大提升了论坛的整体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二,本次论坛出席代表人数之多,地域范围之广,层次之高,创历届论坛新高。出席本次会议的学者共计263人,他们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的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海外学者和嘉宾共计91人,既包括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研究院院士小约翰·科布、阿尔巴尼亚国家科学院院士沙班·西纳尼、哈佛大学教授罗斯·特里尔、清华大学国学院陈来先生等著名学者,也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智利圣托马斯大学校长哈伊米·瓦特等学术机构的领导。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以及参会学者的广度上,都比前一届有大幅度的提升,是历届论坛中海外学者比例最高,层次最高的一届。

第三,本届论坛从多个角度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探讨的内容广泛而且深入,无论是高端对话、主题演讲、分组对话、女性论坛,还是以“一带一路”为切入点的专题对话,都紧紧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深入的阐发。

第四,本届论坛所探讨的问题和嘉宾的演讲有着深刻的现实关怀。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责任担当、全球性问题都是当下世界范围内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交流,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第五,本次论坛呈现出了多层次、多维度、多学科的特色。本次论坛吸引了学界、政界、商界以及新闻媒体的诸多知名人士,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印尼等国的专家学者,从本国实际出发,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贡献智慧。与会学者从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出发,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