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掉老家的房子蝸居一線城市合理嗎?

卖掉老家的房子蜗居一线城市合理吗?

最近兩三年的時間裡,好像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也非常快。但是大家要知道,看到這樣的現象,你得看是短期還是長期。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趨勢是一種長期的趨勢,但是在短期就很難預測了。同時還得看你目前看到的現象是不是政策的結果。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出現了嚴格控制超大城市人口的這樣的一些政策,導致有很多人在一線二線城市工作,卻覺得自己未來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永遠留下來的可能性並不大。這個時候他們在老家的親戚朋友和爸媽就鼓動他們說,你們回家來買房子,我們這裡的房子比較便宜,反正你以後養老還要回來的,不如趁著今天你有積累,有儲蓄,把老家的房子先買好。於是我們有一大波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工作,積累了一些儲蓄的青年人,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三四線城市去買房子,結果就帶動了三四線城市房價的快速上漲。與此同時呢,一線城市卻在控制買房子的需求。這些現象都是在短期裡出現的現象,並且帶有政策干預的結果。所以大家選擇自己的買房子投資,還是要冷靜的分析。

卖掉老家的房子蜗居一线城市合理吗?

我們在哪裡買房子?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我們自己的就業。所以在哪裡買房子就要看你是誰,你做了什麼樣的工作。

在大城市它的行業非常特殊,一般來講大城市的產業結構偏重在金融、文化、教育、醫療、會展、設計等這樣的行業,還有尖端科技。我們把這些行業籠統地稱之為大都市型行業。如果你的職業正好是在這些行業裡進行工作,可能你就會傾向於選擇在大城市居住,這個時候你能夠獲得在這些行業的工作機會,這可能就有利於你積累自己的工作的履歷,還有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然這裡也不是絕對的,比如說什麼叫金融,做基金經理年收入幾百萬上千萬,也叫金融。在銀行的櫃面裡,做櫃面的服務員也是金融。所以這要看的,如果你做基金經理可能得待在大城市。如果你是在銀行做櫃面的服務,可能在哪裡做,差別就沒有那麼大了。

第二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個人的偏好。有的人特別不能忍受高房價和蝸居,而有的人就覺得如果住在一個四五十平米的房子裡也挺好,偏好就會影響到你的居住地的選擇。也有的人特別憎恨,每天上班通勤要花一個小時。但是我告訴大家,在全世界的一線城市,平均單程的上班時間在一個小時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這樣的話,如果你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我也奉勸你不要在大城市生活。還有呢?你可以非常明顯地感受到在大城市生活比較豐富。比如說我們生活在上海的朋友,可能你經常可能有機會去看話劇、世界非常著名的畫家畫展。所以你要是一個文藝青年的話,生活在大城市就比較好了。就算你不喜歡文藝,如果你是個吃貨,你也會發現在大城市只要你肯花錢,什麼都吃得到。但是在中小城市恐怕就很難滿足你吃貨的偏好了。

卖掉老家的房子蜗居一线城市合理吗?

除了職業和偏好之外,第三個影響你的居住地的選擇因素就是你的社會關係網絡。來自於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的朋友,你在老家可能有七大姑八大姨,每年過年回家催著你結婚,有的人就特別想逃離自己的這種社會關係網絡,這樣的話你可能會比較傾向於生活在大城市,但是有的朋友可能就覺得自己有七大姑八大姨罩著自己,這個時候你可能還是生活在自己的朋友圈子裡,親戚朋友的呵護之下會比較適合你。綜合的來講,你是居住和生活在老家的大房子裡,還是居住在一線城市的小房子裡,就取決於你的職業、偏好、還有你的社會關係網絡。

第二個影響你的居住和買房子行為的一個因素,就是你的投資選擇。我們有時候買房子還是賣房子,他不光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居住需要,還是一種投資行為。這個時候我就得告訴你,看一個城市,它的房子是不是有投資價值,主要看兩個因素。

第一就是他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的地方,或者收入增長速度越快的地方,它的房子就越有投資價值。

而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口的流動情況。如果一個地方是人口流入的地區,而且特別是流入的速度非常快的話,這個地方他的房子的投資價值就比較高。相反,如果一個地方是人口流出的,你恐怕就要謹慎了。

全世界範圍之內,總的來講,人口的流動趨勢是從中小城市流向大型的城市,特別是超大型的城市。我可以告訴大家,在發達國家,哪怕一個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已經完成了,人口仍然在向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集中。這樣的話,相對來講,房價比較堅挺的地方就是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我希望大家能夠更加理性和明智地做出自己的居住地的選擇和相應的住房投資的選擇。坦率的說沒有一個普遍的原則,還必須要看你自己是誰,你是什麼樣的工作?你是不是喜歡大城市的生活,還是喜歡在老家青山綠水,週末可以釣魚,還有就是自己的社會關係網絡了;同時做決策的時候,還要看是一個短期的決策,還是一個長期的決策。

卖掉老家的房子蜗居一线城市合理吗?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收聽陸銘在喜馬拉雅開設的語音課程《經濟學名師陸銘:中國經濟72講》,更多精彩內容在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