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金縷衣

杜秋娘 (唐)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中國戲曲人物誌》第一部的預售時間已經過了大半,即將進入尾聲。

感謝所有第一時間通過商城和電話,甚至親自到進步當面預定的朋友,這種發自內心的熱忱,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那一顆顆愛得純粹而熾熱的心靈。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人生百年,疏忽而逝。有時候想一想,好像下一個眨眼的功夫,就要接近中年,走向暮年了。不論哪一種年華,只要有戲曲相伴,便感覺有一種青春的氣息自內而外散發出來。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正是這樣單純的喜歡,讓我們的戲曲還源源不斷地獲取著生命的活力。女為知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若戲曲有知有感,想必,她亦是欣慰的。

與時間賽跑,為了不能忘卻的美好

因為一份篤定的摯愛,和自覺的責任感,2016年8月,進步啟動了《中國戲曲人物誌》,極盡一切努力與時間賽跑,追溯歷史時光,挖掘眾多老藝術家不為人知的感人瞬間、滄桑回憶。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這些老藝術家中,最早接受採訪的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謝順明老師、板胡大師王冠君老師和著名黑頭表演藝術家張人民老師如今已經駕鶴西去。進步記錄下了他們生前的最後影像,和他們珍藏的梨園記憶。離去令人悲傷,所以進步,唯有更加努力與世間賽跑。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這半年來,為了《中國戲曲人物誌》第一部儘快出版面世,進步與中原傳媒集團、河南電子音像出版社做了很多努力和大量的工作。一遍遍審核、補充材料、完善剪輯……把每一期片子從頭到尾,每分每秒都重新梳理了一遍,嚴謹而負責地對待這次出版,日復一日,也在與時間賽跑著。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80期紀錄片,遍佈省內外多地、數十個戲曲劇種,跟蹤拍攝、詳實記錄,一大批中國梨園界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藝術家、劇作家、評論家、作曲家、導演等……。很有幸,是這些即將消逝的聲音與記憶的記錄者。很慎重,因為肩上同樣擔負著銘記和傳頌的責任。

珍藏傳播,對戲曲最好的尊重

唯有經過更深的鏤刻,他們的美才能在時光中流傳得更久,傳播得更遠。

傳承傳統文化、為中國戲曲發聲是進步人勇於擔當的使命,將梨園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呵護我們的戲曲之花持續開放,獲得新生,更是進步人真誠的心願!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記住,是最好的懷念;鐫刻,是最美的表白。

流年輪轉,腳下的路在延伸,為讓更多的人瞭解鮮為人知的梨園往事,觸摸中國戲曲傳承發展史,記住時光長河中那些美好的姿態、美好的名字、美麗的笑顏,進步人一直在努力、永遠不言棄。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流年輪轉,腳下的路在延伸,為讓更多的人瞭解鮮為人知的梨園往事,觸摸中國戲曲傳承發展史,記住時光長河中那些美好的姿態、美好的名字、美麗的笑顏,進步人一直在努力、永遠不言棄。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為中國戲曲發聲,為中國戲曲記錄

《中國戲曲人物誌》第一部

預售即將結束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我願有生之年,都有戲曲相伴

進步出品

鐫刻經典、珍藏記憶,傳播不止、戲曲不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