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今年的和田玉行业确实冷清了。

最近走了不少市场,也跟很多工作室的朋友做了一些交流。这种情况也就越来越有感触。这篇文章没有行业数据,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分析,只说说看到的现象。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十年前和十年后

十年前,无论是新疆的玉石大巴扎,还是苏州的工作室,现场都是人声鼎沸、气氛火爆,各种玉石商品琳琅满目。

市场上,买家卖家反复握手,最终拍手庆贺,交易成功。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店里,咨询的、砍价的,一个商品可能还没等出来,就已经被好几个人“盯上”。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热闹。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现在再看,有些做和田玉的朋友已甩手离开,各奔前程。

一个玉商朋友,几件商品压了不短的时间,好不容易来个有意向的顾客,还价也特别狠,几乎就是他进货的价。最后,他还是卖了。没办法,钱压得太久,只有赔本赚吆喝。

那如果是几年前,不赚点,他能卖吗?朋友摇头苦笑。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是什么造成了行业的冷清

那造成行业冷清的原因是什么?从市场和玉友的反馈来看,除了经济原因和礼品市场萎缩之外,还有两点非常关键:一是互联网冲击,二是很多人还理解不了和田玉。

很多人不理解,有了互联网不是好事吗,也多了很多卖玉的渠道。这部分的确如此,但互联网也改变了人和物、人和人、人和世界的接触方式。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试想一下,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一坐几个小时拿块玉盘来盘去,还有多少人愿意拿本书深入了解一下和田玉的知识?

有了互联网,人类的眼球已经目不暇接,也有太多东西分散大家的注意力了,刷刷朋友圈,看看小视频,浏览浏览图片,这些东西直观、快速、透明、轻松,占据了几乎全部空闲时间。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还有时代在改变,人们的观念和审美也在改变。和很多年轻人接触过,了解他们对和田玉的看法,实话讲,接受度不高。

有个玉友讲,他90后的儿子说的很直接——“你收藏100万的和田玉籽料,我开着一百万的跑车,你说哪个更炫酷拉风?”这句话说出去,估计会得到很多认同。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还有一个年轻的玉友,七夕的时候,花了几千块钱给老婆买了一个和田玉吊坠,这个玉友很高兴,几千块多便宜,还没有老婆的一个名牌包贵,有文化内涵,还能升值,多好。

老婆一看,嗯,挺好的,随手放进抽屉里了,同事都买香奈儿、爱马仕,你啥时候送我啊……他知道这个吊坠可能老婆不会带了。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和田玉的传承

如果往深里看,通过上面两个故事,你就会发现,这个行业里面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传承。或许也有,但远远不够。

从整个人口基数来看,中国玩玉的年轻人,真算不上多,远远少于那些对钻石、奢侈品等感兴趣的人。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他们的观念里,玉老气,不时尚。一提到玉,就会想到那些斑斑绿绿、带着泥土气息的古董。或者动辄就和玉文化、高古玉、神玉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让人亲近不起来。

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们缺少审美的眼光,而是我们缺少这片传承的土壤。玉真的不美吗?是很俗、很土的东西吗?不是。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或许很多人之前这么以为,但当你真正了解了之后,你会发现,无论是原石,还是各种玉器,都有美的,或者说书法、绘画、音乐、文化典故……一切东方的、西方的美的形式都可以在玉上面得以体现。

而大家也只有先认识到和田玉的美之后,才能真正对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才有可能对和田玉的传承感兴趣。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在此之前很多人没兴趣、不关注、不会买。很多玉商朋友觉得,不需要,懂的人自然会买。好像也没问题,但如果一直以这种心态经营,那这个行业可能就会一直停留在现在这个状态。

一种事物从不懂到接受、热爱需要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传承。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一个老人带着孙子去市场上淘一块玉,然后给他讲讲故事,告诉他有烦恼委曲的时候盘盘玉,心浮气躁的时候盘盘玉……

这样当手里的和田玉一点点发生变化的时候,孩子不仅会对和田玉更感兴趣,也会更加理解亲情和爱,这就是文化,这就是传承。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而身在这个行业,有些我们改变不了,有些却可以做得更多。

比如告诉更多的人,如何欣赏和田玉的美,如何理解它们的内涵,如何理解这种文化;比如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人的人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玉、打消更多人的顾虑、打破更多的偏见,等等等等。或许传承就在这一件件的小事中。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这其实也是爱玉的初衷。

如果只是想自己玩,或者只是想赚钱,都不必做这么多。但既然玩玉、爱玉,就应该有这种传承的自觉。

传承!给孩子留块和田玉……

现在和田玉行业包括整个收藏行业都比较冷清,靠着一身硬骨头硬熬或者守株待兔是不行的。

我们需要主动去做一些事,或许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做了就比不做好,已经开始了就比始终观望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