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評論版聯動,今天的人民日報發出明確信號

一版、评论版联动,今天的人民日报发出明确信号

一版、评论版联动,今天的人民日报发出明确信号

《人民日報》今日五版評論版頭條刊發文章《容錯糾錯,如何卸包袱除顧慮》

《人民日報》今日頭版“今日談”欄目刊發評論《以擔當激勵擔當》,五版評論版頭條刊發文章《容錯糾錯,如何卸包袱除顧慮》,兩篇稿件同時聚焦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新舉措、新探索和問題探討,發出明確信號,引發強烈關注。

今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提出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幹部在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強調切實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撐腰鼓勁。

如何激勵廣大幹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記者注意到,《人民日報》近期以來圍繞落實中央精神,組織策劃多篇重磅評論、多組系列報道,為激勵幹部擔當作為鼓與呼。

今年6月刊發的評論《讓幹事者放下包袱》指出,要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明辨“為公”還是“為私”,分清“無心”還是“有意”,判定“無禁”還是“嚴禁”,嚴格劃分“失誤、錯誤”與“違紀、違法”的界線。“幹部狀態新觀察·激勵擔當作為”等系列稿件,報道多地出臺的具體措施,鼓勵引導幹部幹事創業,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

改革創新冒風險,擔心舉報毀聲譽?

澄清正名、消除顧慮 為幹部撐腰鼓勁

有媒體報道,在一些黨員幹部中存在“三怕”情緒:一怕改革創新冒風險,不如當個“太平官”;二怕幹得越多越出錯,不如當個“逍遙官”;三怕嚴抓嚴管“得罪人”,不如當個“老好人”。

今天的《容錯糾錯,如何卸包袱除顧慮》一文中,選刊3篇來稿,與大家共同探討如何精準把握政策界限、優化容錯糾錯機制,分別從為擔當者鼓勁撐腰、容錯也需繡花功夫、把握容錯糾錯尺度三個角度深度探討。

其中,3名村幹部為解決一位種糧大戶因流轉資金短缺,違反農機合作社章程規定,被認定錯誤事實後,又決定予以容錯免責的例子,讓人印象深刻。

為了消除黨員幹部的“三怕”心理,雲南、福建等地及時調查核實舉報,對失實舉報澄清事實,為擔當作為的幹部澄清正名、消除顧慮、撐腰鼓勁。

雲南召開“澄清反饋會”,面對面透明反饋。8月28日,雲南省紀委、省監委關於不實信訪舉報了結澄清反饋會在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舉行。會議以“面對面”方式,對反映雙柏縣委書記李長平的主要問題及調查核實結果客觀公正透明地進行反饋。 雙柏縣委書記李長平在會上熱淚盈眶地說道:“這次省紀委、監委迅速查清事實,為我澄清正名,感謝黨、感謝組織,使我放下了思想包袱。”

福建莆田市秀嶼區,實行“兩反饋、三澄清、一回訪”。笏石鎮位於福建莆田市秀嶼區中心城區,徵遷項目多。鎮黨委書記林志洪不久前被不實舉報,給工作帶來了壓力。秀嶼區紀委監委主動作為,建立“兩反饋、三澄清、一回訪”機制,及時為黨員幹部澄清。“既要‘拍蠅打虎’,也要給受到錯告誣告的幹部澄清是非,為幹事創業者撐腰。今年以來,全區共為51名黨員幹部正了名。”

一版、评论版联动,今天的人民日报发出明确信号

《人民日報》2017年6月刊發的評論文章《永遠有顆獅子般的進取心》

幹得越多越出錯,萬一事後不免責?

完善事前備案 給幹部“試錯權”

新時代呼喚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闖將”,鼓勵獅子型幹部的成長。《人民日報》在2017年6月刊發的評論文章,曾點評一則熱點新聞:武漢市開展“獅子型”幹部大調研,計劃在全市發現和掌握100名左右獅子型幹部,選拔使用到克難攻堅的局級崗位上。

這篇題為《永遠有顆獅子般的進取心》的評論文章鮮明指出,這些年來,中央開展各種巡視督查、出臺一系列問責制度,各地紛紛響應中央精神,細化激勵幹事、包容失誤、鼓勵擔當的容錯機制,都是在為擔當者擔當、為幹事者撐腰,幫助獅子型幹部在幹事創業、闖關涉險時有底氣而心無旁騖、有定力而義無反顧。

“為想幹事的人撐腰鼓勁,這一點大家非常認同,難就難在容什麼、怎麼容、如何糾。”《人民日報》今天的稿件中進一步探討說。

“現實中,由於幹部犯的錯誤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導致容錯的標準難以劃定;有的容錯過程缺乏透明公開,組織上解釋不清、當事人自辯不明;有的糾錯不及時,產生犯錯零成本的誤讀,讓老實本分的幹部感到不公平。解決好這些問題,方能發揮容錯糾錯應有的正向激勵作用。”

針對該問題,河北寧晉縣探索容錯免責事前備案,幹部晉升不受影響。“試錯,就有可能犯錯,事後能不能免責,很多幹部存在疑慮和顧慮。”寧晉縣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賈鋒經過深入調研得出這樣的結論。容錯免責事前備案機制出臺後,將容錯免責事前備案分為三個步驟,“變事後認定為事前備案,讓不少幹部放開了手腳。”

新疆庫車縣探索推行人才創新“容錯機制”,通過協調資源、保障經費,持續促進人才技術創新。該縣專項劃撥資金建立人才創新容錯基金,人才在技術創新失敗後,可申報再次嘗試經費,明確規定人才再次嘗試創新,單位部門領導要予以支持,設立專項申訴電話,為人才提供便捷的服務支持。

湖北武漢出臺《關於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實施辦法》,明確10種免責情形,鼓勵幹部擔當作為,“輕裝上陣”。辦法提出,成立武漢市容錯糾錯評議委員會,直接受理市管幹部的容錯糾錯申請。

干與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

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相結合

《人民日報》今天刊發的稿件中指出,新時代呼喚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闖將”,而不是“不幹事、不出事”的太平官,更不是心存僥倖、頂風作案的違紀者。準確把握容錯糾錯的尺度,需要組織部門嚴明規則、立好規矩。

浙江衢州採取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相結合的方式,激勵幹部幹事創業。“允許改革有失誤,但不允許不改革;允許幹事有差錯,但不允許不幹事。”為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去年4月開始,衢州開始了一輪幹部隊伍作風建設行動。 “十條軍規”提振全市幹部風氣;“專班”制度打破部門分割藩籬……一項項直面問題的改革之舉,讓衢州幹部真正感受到風氣之變。

山東濟南強化正向激勵,破解干與不幹、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讓“有為”者“有位”。針對以往年度考核“優秀輪流當”“好壞一個樣”等問題,濟南市制定《市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核結果運用實施辦法(試行)》,突出獎優罰劣、賞罰分明,制定35條具體獎懲措施,讓幹得好的得提拔、得表彰,讓幹得不好的丟位子、丟面子。

江蘇省委明確幹部工作中出現8種失誤可予容錯,發佈《關於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幹部改革創新擔當作為的實施意見(試行)》,充分調動和保護幹部隊伍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機制為作風正派、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幹部撐腰鼓勁。

正如《人民日報》今日談所指出的,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並重,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之義。

堅持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相結合,多地完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那些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