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錢真不能欠呀,我欠4萬竟把我8年前的女友給找到了!

老馬的錢真不能欠啊,這已經不是爆通訊錄了這是挖墳啊,八年前的前女友都給我找出來了。

馬雲的錢真不能欠呀,我欠4萬竟把我8年前的女友給找到了!

剛剛接到前女友的電話,問我是不是欠了錢!我當時無語了。

可怕太可怕了,我們8年沒聯繫了,一直各自安好,我現在已有了老婆,我那麼多小貸都不怕,這次真的嚇到我了。

兩個月前,我欠了四萬,實在還不上了,就沒在管。

現在是大數據太厲害了。

財哥點評:

老馬這麼良心的貸款你也要逾期,實在說不過去了。在大數據時代沒有隱私,老馬是手握巨大信息庫的行家手裡,你是惹不起的。

話說當年財哥記得先前看過宜信大數據催收的一篇文章,跟你分享下:

馬雲的錢真不能欠呀,我欠4萬竟把我8年前的女友給找到了!

去年年底,有一個客戶借款之後還了兩個月就消失了。催收團隊用了各種各樣的手段就是找不到人:他搬家了,工作也辭了,電話也換了,小孩也轉學了,完全銷聲匿跡,用傳統的手段非常難找到這個人了。我們通過分析爬蟲抓取的在網上的公開信息,發現他的妻子在某個城市的一個業主論壇上發表了不少帖子,比如說“今天鎖打不開了,物業也不來,物業的服務……”等等。我們據此可以分析,很可能這個人在這個小區有一處房產,或者他長期租住了一處房產。經過證實,的確如此。有了新的聯繫信息,我們的催收團隊就可以重新啟動流程,最後找到了這個客戶,他也最終還了錢。”

金融機構經營的就是風險,而很大一部分風險即來源於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判斷失誤,所以並不是說宜信的做法如何如何,現在利用互聯網數據做風控的哪家沒有爬蟲呢,但細思恐極,宜信說爬取的“網上的公開信息”,這些信息雖然是發佈在網絡,但對於大部分信息的發佈人而言,大都採用暱稱或匿名的方式,在本身的意願上他不見得是要公開吧,但大數據卻能透過那網絡ID追溯到實名的個體!想想大家都上過哪些網站吧,財哥只能呵呵了~

借貸人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馬雲的錢真不能欠呀,我欠4萬竟把我8年前的女友給找到了!

雖然說網絡時代我們的生活被各種監控,但我們這些借貸的人隱私離危險更進一步了。你搞小貸又不得不把這些隱私(比如:住址、社會關係、收入)填在申請表上,否則你沒法獲得對方提供的服務,你只有一家小貸逾期了,竟然會被其他家知道拒貸、連芝麻分都降低好多,這大數據時代真是防不勝防。

咱擼小貸的要保護自己的隱私,那最直接的方式,不跟阿里借錢,不用芝麻信用。無欲則剛嗎,咱不能用消費貸款毀了咱的獨立人格呀!

話可以這麼說,但咱都是缺錢的主,不跟小貸和支付寶打交道是不可能的,你不見很多擼小貸的,手機裡一下子裝10款以上的小貸APP,還在群裡截圖炫耀嗎?殊不知自己的家底早讓各家小貸扒個精光了!

財哥覺得我們保護隱私的唯一辦法,就是讓隱私將它交給大的、可信的、嚴格遵守法律的組織機構和公司保管,保證問題不在內部發生,有了問題,就第一時間打補丁更改。

最後不論是貸款還是辦理信用卡,一定要選擇正規大的口子下款!不要見到口子就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