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雷曼破產、金融危機,只因巴菲特錯過一條簡訊?

內容據央視《世界週刊》特別報道《雷曼破產十週年》編輯

本週,大衰退一詞頻繁地出現在西方媒體上。與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相對應,大衰退指的是2007年到2009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

它的標誌性事件就是2008年9月15日,擁有158年曆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正式提出破產申請。

抱著紙箱的雷曼員工接連走出大門的一幕,已經成為世界金融史上的經典畫面。

揭秘|雷曼破產、金融危機,只因巴菲特錯過一條短信?

十年後的今天,這場金融海嘯的餘波仍未完全散去。

站在十年的節點上,所有的回顧和反思都在探尋著同一個問題,當年這場經濟危機是否可以避免?

錯失白衣騎士巴菲特

9月6日,《華爾街日報》網站發佈了一段視頻:記者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巴菲特進行獨家專訪。面對鏡頭,巴菲特回憶起2008年那場金融危機,說自己曾接到一位銀行家的電話,對方打算收購瀕臨破產的雷曼兄弟,希望巴菲特提供擔保。

揭秘|雷曼破產、金融危機,只因巴菲特錯過一條短信?

巴菲特讓他發傳真,寫清楚詳細計劃。銀行家因當時美聯儲中沒有傳真機,就給巴菲特留了一個非常詳細的語音信息,可惜巴菲特並沒有使用語音信箱的習慣,直到一年之後,才偶然發現語音郵箱裡有郵件——那時,雷曼兄弟早已宣佈倒閉10個月了。

不過巴菲特在採訪中表示,即使自己當時看到了消息,結果也許並不會有什麼不同。因為早在雷曼宣佈破產前半年,公司首席執行官富爾德就聯繫過他尋求幫助。他看了雷曼兄弟的年報,發現其中許多危險項目,當時就做出決定:不能借錢給雷曼。

揭秘|雷曼破產、金融危機,只因巴菲特錯過一條短信?

自稱"雷曼鬥士"理查德·富爾德為何反而讓雷曼在危機中率先倒下?

成立於1850年的美國公司雷曼兄弟,是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由德國猶太移民雷曼三兄弟一手創辦。雷曼兄弟在上世紀90年代的成功很大程度歸功於一個傳奇人物——理查德·富爾德。1966年,20歲的富爾德進入雷曼兄弟實習。1994年,富爾德被指定為雷曼的首席執行官。在他的領導下,經過14年的努力,雷曼兄弟在世界各地開設了60多個辦事處,擁有超過28000名僱員。股票價格也從1994年的每股4美元增長了20倍,至2007年的每股82美元。

揭秘|雷曼破產、金融危機,只因巴菲特錯過一條短信?

雷曼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那就是推銷有利可圖的證券新產品,CDS,也就是信用違約互換。它是一種針對借款人違約而設立的保險。任何投資者,不管是不是放款者,都可以購買CDS。911事件以後銀行貸款利率下降,房貸條件變寬鬆。於是,在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上,大批被機構評定為"次級"的購房者都能獲得貸款。而華爾街把這些有風險的"次級貸款"打包成債券等形式,轉賣給投機者,為發放次級貸款融資。

富爾德認為這種冒險是公司發展的必要方式。

2007年,雷曼已成為美國最大的房地產按揭債券承銷商之一。當年8月,投資者從雷曼兄弟那裡購買債券,每支出1美元就會牽扯到高達44美元的借貸,這就是金融槓桿。而雷曼的大多數對手當時還是20倍左右的槓桿比率。

揭秘|雷曼破產、金融危機,只因巴菲特錯過一條短信?

就在2007年,美國經濟出現了過熱的跡象,美聯儲開始提高利率。一些收入較低的貸款者無法承擔大幅度升高的月供,導致斷供增多,由此房價下跌,次貸危機爆發。全球經濟一地瓦礫。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佈破產。採用高槓杆經營模式的雷曼兄弟,成了次貸危機最著名的犧牲品。

雷曼的破產並不是美國次貸危機的終點,卻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的標誌性時刻,以至於10年之後,人們還用"雷曼時刻"作為一場金融海嘯來臨的代名詞。它的破產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中一個標誌性時刻。

雷曼破產十年後,我們學會了什麼?

在20世紀以來的經濟史上,幾乎每隔10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大的經濟泡沫破裂。隨著全球化,世界經濟的聯結越來越緊密,泡沫破裂的衝擊波也越來越大。

目前,全球債務比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還高出40%,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全球出現保護主義抬頭之勢。

揭秘|雷曼破產、金融危機,只因巴菲特錯過一條短信?

9月17日,白宮網站發佈聲明,宣佈將在9月24日正式對約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的關稅。這被視為對自由貿易秩序的又一次破壞。

今年以來,阿根廷貨幣比索貶值超過50%,全國物價飛漲。

英國《衛報》認為,阿根廷經濟危機,暴露出"後金融危機時代"的新的監管漏洞。

9月14日,希臘前財政部長瓦魯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表示:"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新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將金融危機的魔鬼重新關進瓶子。"

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格森說:"我認為下一場金融危機已經在新興經濟體中發生。"

曾準確預測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魯比尼也發出警告:"2020年經濟發展會放緩,金融環境將會收緊,對美國而言,最近一次全球性的經濟停擺,將會在2020年。"

而讓有識之士擔憂的是,一旦新的危機爆發,各國是否還存在共同採取行動的基礎。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時擔任英國首相布朗接受採訪時說:"在2008年、2009年,我們可以把所有國家聚集在一起,大家都認為他們擁有共同的目標、不會彼此推卸責任。但現在打起了貿易戰,大家沒有了合作精神,只有分裂和保護主義。我害怕的是如果出現新的金融危機,各個國家會相互推卸責任,而不是共同採取行動解決危機。"

雷曼危機是否會重現?

《華盛頓郵報》給出的答案是:"是的,它還有可能捲土重來。因為正是美式資本主義的缺陷引發了繁榮與蕭條的怪圈。"

揭秘|雷曼破產、金融危機,只因巴菲特錯過一條短信?

金融危機後,儘管國際社會為推進國際金融監管做出了不懈努力,但在近期,美國等發達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出現了保守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

這也將全球金融體系推向了新的十字路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