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時光可以讓一個人面目全非,也讓另外一些人愈加清晰。"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文|Cicy

音樂|葉炫清 - 《從前慢》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什麼也不幹,只是繞著周圍走一走,走不動了就坐在臺階上歇歇。

這個臺階是幾十年前,他的妻子為了養家餬口揹著一袋袋水泥澆築而成。

只是臺階猶在,他的妻子卻已經去世十幾年了。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海並不深,思念一個人的感覺比海還要深。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他在耄耋之年提筆寫下與妻子的回憶錄,平實質樸、忠貞不渝的愛情感動了整個世界。短短兩個月,這本回憶錄銷售量位居法國亞馬遜中國書目類榜首。

1

1937年,饒平如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彼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一句“倭寇侵華日,書生投筆時。”讓還在上高二的饒平如沒等高中畢業就考取了黃埔軍校,立志保家衛國。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饒平如時任迫擊炮連排長,他同戰友奮戰在一線。在湘西打仗時,炮火連天槍林彈雨下,身旁的戰友中了槍,連腸子都流了出來。他被槍彈壓在山坡上。

“這就是葬身之地了,也好。”他說:“那時候一個人,不怕,不知道怕,男孩子的心是粗的。”

直到1946年戰爭結束,他收到父親家書,才請假回家參加弟弟婚禮。

那年盛夏,日頭滲過蔥鬱的枝葉留下斑駁的樹影,蟬鳴陣陣。他隨父親去伯父家探望,走進第三廳堂,甫一抬首,就瞧見窗沿邊立著個姑娘。美棠正拿著一柄菱鏡,站在窗下對鏡梳妝,少女眉目鮮明,捲髮尖臉,一雙彎彎的眉眼。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有時候緣分就是這麼莫名其妙的事情,一個抬眼,一個照面,霎時平如心如擂鼓,一陣響似一陣。

那個年代的約會沒有電影院,沒有飯店KTV,他和美棠就在南昌的湖濱公園裡散散步。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那時候人臉皮薄,什麼情啊愛啊的不好意思講出口,他就坐在公園的小凳上悄聲給美棠唱英文歌,“Oh Rosemarry I Love You.”美棠聽著歌也輕輕跟著和。

2

1948年內戰爆發了,可是平如卻不想打仗了。

“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懼遠行,也不曾憂慮悠長歲月,現在卻從未如此真切過地思慮起將來。”

他突然間有了牽掛,他決定和美棠結婚。

兩人在江西舉行了婚禮,賓客往來,人頭攢動,場面十分盛大。他望著身披薄紗的美棠,眼神溫柔而篤定。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婚後恰逢時局動盪,二人住在涼亭改造的房子裡,平如出門討生活,美棠就在家裡洗手作羹湯。雖是寒窯陋室,卻也是花前月下。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1951年,平如在上海謀了份醫院會計的差事,二人生活好了起來,還可以去露天的茶樓喝喝茶了。可是好景不長,因為平如曾是國民黨軍人,要被送到農場改造,後又被送到齒輪廠做工。

美棠作為勞教分子家屬也遭了秧,單位讓美棠和平如劃清界限,連街道幹部都不曾給美棠一分好臉色。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丈夫遠去安徽改造,家裡還有五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生活的重擔頃刻間都壓在了美棠的身上。她當完了陪嫁,為了賺錢沒有辦法,只得去做苦工。上海自然博物館外幾十斤的水泥袋,她一趟一趟的抗,一個月下來也就只能賺十幾塊錢。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原以為這只是生活給他們的一點磨難,沒想到這一分別竟長達22年。

那年頭還沒有電話短信這些即時通信,他們靠著一封封書信傳達思念。上海到安徽山長水遠,一封信來回就要近一個月,饒平如每次收到家書都妥帖的珍藏起來,22年下來他們竟傳書上千封。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信裡沒有濃情蜜意,無非是些生活瑣事。孩子開始分配工作了,找了對象了;叮囑平如顧惜身體打床新棉被;聽聞平如營養不良身體浮腫給他寄去魚肝油,諸如此類。

3

直到1979年,在多方努力下,平如終於被調回上海,一家人經歷漫長的分離終於團聚。

他們又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美棠常常教訓平如,說他什麼也不會做。“菜炒得不好,抽屜沒有關上,連個孫女買的書都是錯的。”

兒女聽聞覺得母親苛刻,便在旁邊勸慰,平如擺擺手,“人家教育自己的老公,跟你們有什麼相干?”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早起美棠去菜市買了毛豆來,平如便戴上老花鏡同她一起坐在窗沿下剝豆子。光陰在他們的鬢髮上靜靜流轉,朝如青絲暮成雪。

他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摧殘,竟已走到人生的盡頭了。

美棠患上了糖尿病,病情日益嚴重。平如每天5點就起床,給美棠梳頭、洗臉、做飯,還要倒腹水、打胰島素,做記錄,連腹膜透析都跟醫院學會了,自己在家裡搭了一間無菌室。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偶爾有清醒的時候,也會細心叮囑平如不要亂吃東西。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但美棠從那以後很少有清醒的時候,有時晚上突然說想吃杏花樓的馬蹄糕了,當時87歲的平如便立刻出門騎著自行車去給她買,買回來美棠卻又不想吃了。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孩子們怪他不該那麼晚還出去,美棠那時已經糊塗了。可平如卻說“她叫我做的事情,我竟然不能不依她。”

一次美棠犯了糊塗,硬要說平如將孫女藏了起來,不讓她見,任平如怎麼說都不肯相信。這個連上戰場都不曾怕的老人,第一次蹲在地上,悲愴的哭出聲來。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我們曾經一起度過那麼多相聚時圓滿、離別時期待的節日,從未想過會終有一個最後。”

他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最終還是沒能留住她,美棠仍是離他而去了。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那時候美棠已不再能夠說話了,她靜靜的看了一眼平如,留下了最後一滴淚。

美棠去世以後,平如畫了十八本畫冊,從美棠的童年開始畫起,畫少女時代初見她的樣子,再畫婚禮上新娘嬌豔的面容,到最後畫她白髮蒼蒼。

在畫冊的最後一頁,漫天彩霞下,二人退居山村,歸隱田園,布衣素食,與世無爭。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年輕時平如曾答應她,等到山河平定就帶她布衣籬舍,攜手同歸。家國已定,兩人又經歷二十餘載的分離。

沒想到“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一語成讖。

這個小小的心願竟再也不能實現了。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有人問饒平如,怎麼能夠過了半個多世紀還深愛著對方?

饒平如這麼回答,“要相信和你天長地久,才敢說一句來日方長。”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門口經常出現這麼一個96歲的老頭:他想她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