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校升本不易,如何破繭成蝶?

高職校升本不易,如何破繭成蝶?


商務合作聯繫QQ:3158521867 或加微信號:jujiaozhijiao

1.升本既是舉辦人追求的目標也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高等專科院校升本一直是高等教育教育中的熱門話題,升本成功代表著學費水平、招生數量、辦學水平等多方面的躍升,不但是學校興辦者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投資者關心的重大利好。

那麼目前我國的專科院校升本的情況如何,都通過哪幾個指標考核,升本成功後又會給學校帶來多大程度的提升,本文將結合現行規管規定以及升本成功的企業為代表做簡單的分析,試圖部分闡述相關問題。

2.難以消散的“升格熱”

1)國家對於高職院校升本規管日趨嚴格,升格不易

在有關本科院校的設置問題方面教育部歷來有著明確的規管制度和審核流程。近年來,教育部屢次收緊政策嚴格控制專科升本。

2017年2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規定:“十三五”時期,繼續堅持高等職業學校原則上不升格為本科學校,不與本科學校合併,也不更名為高等專科學校的基本政策。同時,教育部早在2006年就印發了《普通本科學校設置制定暫行規定》,明確指出專科院校需要滿足多項要求才能升本。

從設置標準來看,專科院校要想升格著實不易,教育部對於本科高校和專科院校設置要求的各項指標都有不小差距,這意味著專科院校必須全方位突破自己逐一衝破土地、校舍、教師隊伍、實驗實訓條件、學科專業、課程等多道門檻才能進入申請賽道。


高職校升本不易,如何破繭成蝶?


高職校升本不易,如何破繭成蝶?


2)專科院校升本流程及政策難點

專升本流程:

專科院校在遞交升本申請前,需要通過一套完整的申請流程和審核制度。按照教育部規定,接到高校設置申請後,教育部啟動形式審查程序,納入各地“十三五”高等學校設置規劃且辦學條件達到設置標準者,經公示後進入高評委專家考察和評議環節。高評委將對照“十三五”高等學校設置規劃、設置標準等對擬設置本科學校進行考察和評議,評議結果報經教育部黨組審定並向社會公示無異議後,辦理批准文件。

專科院校升本政策難點:

從評審流程來講,各部門關注的重點還是在各項資源與經費等指標是否達得到設立本科的水平。其中,教學水平方面要求在教育部每年的評估結論達到“良好”以上;硬件方面,例如土地、建築面積、儀器、圖書資源、實習場地等都設有遠高於專科標準的硬指標,而且資源並不能一蹴而就,要想達到可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準備數年,甚至需要去臨時拼湊一些資源。

再次,人才力量和科研力量方面,專科院校本身的師資配備標準是相對較低的,對於科研也幾乎不設要求,而對於本科院校來講,教學水平要求更高的同時還需要承擔著科研任務,自然要在培養方案、師資配套、經費配套等多方面都有更高標準。

同時,最後申請成功與否還要看地方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需要的緊迫程度、地方教育改革發展狀況和地方政府對高等學校的經費保障狀況如何,可謂是關卡重重,破解不易。

3)近五年超100所高職申請升本

表2 :近五年申請升本成功獲批的專科院校

高職校升本不易,如何破繭成蝶?


雖然國家在高職院校升本方面設置了嚴格的條件,但每年仍不乏有高職院校達到要求條件。根據教育部網站提供的數據統計,

2014-2018年間,有超過100所高職高專院校申請升本,其中2014年正式批准的有26所,2015年13所,2016有13所,2017年8所,2018年擬批准公示的有19所。

首先,從名單來看,成功升格的大多為民辦高職院校,公辦院校極少。這是因為在此之前最有“升本”意願和條件的100所國家示範高職院校,在“示範”申報時均被約定“三年內不得升本”。因此有部分民辦高職院校卻因為不受限制得以順利“升本”。

雖然教育部也幾度表示了“高等職業學校原則上不升格為本科學校,不與本科學校進行合併”的門檻,但政策上的限制似乎阻擋不了全國各地專科學校要求升格的熱情。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深入,當多數或所有適齡青年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時候,社會便可能從“重學歷”變為“重學校歷”,也為各學校的升格願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軟”環境。

其次,從學制上來看,大學本科4年,大學專科2-3年,從學位上來看,大學本科可申請學士學位,而大學專科只有畢業證,沒有學位證,而畢業後招人單位門檻卻是以本科學歷為主,專科因為沒有學位證書很多崗位都受限制。因此,專科院校越來越有

生源危機感。

如何才能在寒冬中升級跳躍,搖身一變本科新身份全方位提升自我也成為了眾多專科院校積極關注的重點,紛紛躍躍欲試。

3.扎堆升格,引發思考


1)專升本——寒冬中的生機


高職校升本不易,如何破繭成蝶?


我們以科培教育為例展開分析,其於2014—2015年開始提供本科課程。從以上數據中,我們得知:專科學費位於11600~14100元區間,本科學費則位於17500~18800元區間,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對於學院的收入水平具有著較為顯著的影響。

例如廣東理工學院自從升本成功,收益由2015年的人民幣256.1百萬元增至2016年的人民幣349.9百萬元,並於2017年進一步增至人民幣455.4百萬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3.3%。招生人數的迅速增長連同本科課程收取的學費上調促使學費收入總額有一定幅度提高。

其中,本科跟專科的學費比較,2014/2015學年的本科學費區間在17500-18000元之間,專科的學費在11600-12800之間;2016/2017學年的本科學費在18000-19500元之間,專科學費在12100-28500元之間;2017/2018學年本科學費18800-30000之間,專科學費14100-28500元之間;從以上數據對比可以看出本科的學費收費情況與專科之間差距不小。

而從橫向角度來看,學院“專升本” 成功後,相對於專科而言,本科學生的住宿費和學雜費並沒有明顯提高,均保持在1500元水平,因此升格帶來的收入變化,多體現在學費方面。

“專升本”成功後,從3年專科到4年本科,學制的優化會使學費顯而易見地增加,生源獲取率也會迅速大幅提升,因此收入能夠獲得較為可觀的增幅,從而實現收入大幅提升。

2)學歷更具含金量,生源質量及社會聲譽得以提高


高職校升本不易,如何破繭成蝶?


由以上數據可知,普通專科高校的招生人數從2012~2015年間呈現持續溫和增長的趨勢,但於2016年開始拐頭回落,於3484311人遞減至3432103人次,說明了專科高校領域的招生能力和吸引力邊際減弱,整體行業景氣度趨勢步入下行拐點。

反觀普通本科院校方面,招生人數始終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增速上,均表明前景持續向好。結合我國人口基數並無明顯變化的國情來看,疊加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於教育支出的不敏感性,普通本科院校持續增長的招生人數,實則是從部分處於生源低端的專科院校平行分流出來的,並且這個蹺蹺板效應仍將延續下去。

從科培教育招股說明書中獲悉,2014年廣東理工學院成功升格成為本科院校後,入讀該學校的學生總數由2014/2015學年的18,869名增至2017/2018學年的35,927名。升本後的短短四個學年就給學校帶來了大量的人氣和關注度,入學人數翻了將近一番,實現了階段性跨越。

3)國家經費支持力度更大

高職校升本不易,如何破繭成蝶?



高職校升本不易,如何破繭成蝶?


根據以上兩組數據,我們能夠非常直觀地發現,在2012~2016年之間,我國專科與本科院校家數的增長趨勢存在著非常微妙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逐年走勢的斜率上,顯然本科院校的增速相對更快一些。

究其原因,我們可以從財政支出的數據中得到答案,2017年我國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共獲得國家財政補助8.67億元,然而普通高職高專卻僅僅得到2.25億元,兩者之間存在著天壤之別,巨大的補貼反差也折射出了辦學成本的懸殊,這無疑給普通高等專科院校的運營增添了一定壓力。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家對於本科院校的高額補貼也是促使著專科院校升格的一個重要原因。

結論: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升格熱”已然成為了難以消散的大趨勢,由於近來招人單位對應屆生提出了更高的文憑要求,專科院校的生源危機仍將持續,預計將會有更多專科院校提出轉型願景。

我們在研究分析中發現,升格雖好,但是過程相當不易,國家在準設要求、硬件要求和師資要求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提出了更高的條件和審核要求。因此專科院校在追尋寒冬中生機的道路上,往往伴隨著巨大的壓力和代價。

但不可否認,一旦升格成功,學制的優化使得學費顯著增加,生源獲取率也將迅速大幅攀升,再加上國家教育經費的支持力度,這些因素都將為院校的發展添磚加瓦,帶來直觀的提升。

高職校升本不易,如何破繭成蝶?



主要負責撰寫本研究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分析師在此聲明:(i)本研究報告所表述的任何觀點均精準地反映了上述每位分析師個人對所評論的證券和發行人的看法; (ii)該分析師所得報酬的任何組成部分無論是在過去、現在及將來均不會直接或間接地與研究報告所表述的具體建議或觀點相關係。

免責條款 :

本文純粹為提供數據而編寫,並未經過任何司法管轄區的任何監管機構審閱。本文所載數據可隨時更改,而無須事前另行通知。首控證券有限公司謹慎地編寫本文,然而首控證券及其關聯公司、其董事或僱員「相關方」並不就本文所載之聲明、數據、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明示或隱含之聲明或保證。本文亦不構成所涉及的任何買賣或交易之要約。閣下應進行獨立的評估及適當的研究,以對內容加以參考取捨。因此,如對任何因信賴或參考本文章內容所導致的損失, 相關方將不會對您或任何第三方承擔任何及所有直接或間接因此而產生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